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實惠送禮

張丹紅2015年5月14日

初來乍到,新結識的德國朋友請你參加他的生日派對。送什麼禮?很多中國人可能會像我一樣,選個較為貴重的禮物,免得人家說你小氣。其實大可不必。

https://p.dw.com/p/1FPDE
Symbolbild Geschenk
送禮其實是挺有學問的事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清楚記得二十多年前在德國送的第一個禮是一瓶價值幾十馬克的香水,相當於我當時這個窮學生三分之一的月開支。幸好當時的德國朋友不多,一年幾次打腫臉充胖子,還不至於讓我破產。後來我自己請客發現德國人送禮很隨意,一本書,一瓶酒,一束花,一盒巧克力,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又聽說一位出手大方的中國同胞送德國朋友一輛自行車,讓對方哭笑不得— 一來這種型號不合他的習慣,二來他發愁把這第二輛放哪兒,而且這一不合常規的禮物招來那家德國人的猜測:這位中國人是否別有用心,甚至在行賄?

於是我開始學習德國人送禮:首先擺正自己的位置,拋棄任何雜念,送禮既非顯示自己慷慨、也不是炫耀自己藝術品味的時候,送禮的目的是讓對方高興。或者是他正需要的,這是雪中送炭的禮物;或者是他喜歡的,這是錦上添花的禮物。前者一般是大喜事件的禮品,比如結婚或生育。籌辦喜事的男女擬一份禮物清單分發給親友;更簡潔的辦法是將清單交給一家家用器具店。參加婚禮的客人去商店索要清單,掂量一下自己的財力和與新人的交情,在你選中的禮物後面劃個叉。你也可以和其他客人合送一件較為貴重的東西。最忌諱的是自作聰明和自作主張。

Parfumflakons
送香水最好瞭解對方的喜好,以免不合胃口,浪費金錢和感情。圖片來源: Fotolia/DigitalGenetics

溝通最重要

過生日送的禮物一般屬於錦上添花的范疇,最高原則仍然是實惠。要瞭解一件禮物對受禮人來說是否實用,最保險的辦法是事先與他的家人溝通。比如女兒接到小朋友的生日派對邀請,我先給孩子的媽媽打電話,問她的孩子喜歡什麼。一般來說,德國媽媽對這類電話都有思想準備,馬上給我出十分具體的主意,包括東西的大小和顏色。有一位德國媽媽乾脆在邀請信中寫道:「我在xx商店準備了一個禮物籃子,你們可以在籃子裡任選一件送給我女兒。」這下我連電話也不用打了。那些小東西沒有一件超過10歐元,經濟不寬裕的父母也不用擔心破費。

大人過生日,可以詢問他(她)的伴侶,知己知彼的朋友就更好辦了。由於大家都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現在比較時興的是送禮券— 看戲還是聽音樂會,受禮人自選。不是家人,一般不送紅包。葬禮例外。在德國辦喪事動輒幾千歐元,與死者朋友一場,大家湊個份子分攤一下家屬的負擔,這是對他最實惠的哀悼。

Zhang Danhong Kommentarbild App
專欄作者張丹紅

花錢找別扭

我們中國人不大習慣直截了當地問別人需要什麼,被問的也會尷尬,好像張口要別人東西似的。其實紅白喜事,生日派對,反正客人會送禮,為什麼不能逐漸達成講實惠不浪費的共識呢?有些國人特別喜歡送藝術品,而且價格不菲。其實這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你能確定受禮人與你擁有同樣的藝術格調嗎?假如人家欣賞不了,你這不是給朋友出難題嗎?你說他該怎麼辦?是擺出來自己天天看著別扭,放地下室讓你不爽,扔了或是賣了受到良心譴責,還是把禮物和尷尬轉送別人?花錢給人惹來這麼多煩惱,於心何忍?

別說藝術品,就拿香水來說,是清香還是濃香,不同年齡段的女人喜好不同。事後想起來,那位二十多年前請我參加生日派對的德國老太太也許根本不喜歡我的香水,也許轉手送給了她的外甥女。

作者簡介:張丹紅出生於北京,在德國生活二十多年。她把對德國社會的觀察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