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青藏鐵路7月1日正式通車

2006年6月25日

中國又創造了一項人間奇跡,建成世界上地理位置最高的青藏鐵路。7月1日,這條鐵路將全線通車。它是通向世界屋脊的第一條鐵路,是中國最雄心勃勃、同時也是極富爭議的鐵路項目。中國自己稱,它是國家的驕傲,但流亡藏人卻將之視為對他們家鄉文化構成的巨大威脅。

https://p.dw.com/p/8frF
2005年,青藏鐵路完工時的慶典儀式圖片來源: dpa

多年來,西藏是世界上唯一一處不能乘火車進行開發的地方。50年代,毛澤東曾嚮往過修築一條西藏特快線。第一段鐵路工程於70年代開工,卻沒有得到進展。西藏地區艱險的地理氣候環境讓各類修建鐵路的計劃都無法實現。到了2001年,人們才又重提青藏鐵路,恢復了工程。

這項工程足以同長城或者三峽比肩齊名,批評者和懷疑著不乏其人,不過,青藏鐵路交出的答卷相對令人滿意。最後一段,即連接格爾木和拉薩1142公里的鐵路線,耗費資金330億元。

通車後,從格爾木乘火車前往拉薩只需12小時,從北京到拉薩的行車時間為12小時。青藏鐵路從西寧開始,穿過昆侖山和唐古拉山,全長1956公里,其中960公里的鐵路線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鐵路的最高點竟達到海拔5072米。唐古拉火車站的海拔高度為5068米,通車後,它將是全球最高的火車站。

因為山高,氧氣稀薄,高原鐵路沿線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這對車廂標準提出了特殊要求。每節車廂必須帶有供氧裝置,就像空調機一樣,為車廂供氧。每個乘客如同飛行空中一樣,備有一個呼吸面罩。此外,每次列車上都有隨行醫護人員,幫助人們解除高山缺氧反應等不適。

高原氧氣稀薄是多年來不能修建鐵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個使建築計劃不能成行的原因是凍冰層。即將通車的鐵路,需經過很長一段凍土層。從長遠看,這將是一個問題。地表升溫是全球受到的氣候挑戰之一,一旦波及到青海西藏,導致夏季凍土融化,沿線鐵路可能會下陷。

中國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曾寫道,青藏鐵路對「旅遊者、商販和漢族移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迄今,人們只能乘坐長途客運或者飛機前往西藏。正是出自這個原因,流亡藏人擔心更多漢人會來到西藏,導致藏文化同漢文化的進一步混合,甚至有藏人說,青藏鐵路是通過火車的「第二次侵略」。

北京方面的專家政治家強調的一般都是,青藏鐵路能為開發西北和給貧困地區帶來更多的經濟便利。到目前為止,進藏物資運輸的85%都是經過崎嶇的山路,緩慢長途跋涉才抵達目的地的。今後,鐵路將扮演頭重的運輸角色。同時,隨著火車的開通,西藏將一步步更緊地同中國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