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特首選舉不同於以往

德國之聲2007年3月24日

星期日,香港八百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將選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德語媒體注意到這次香港特首選舉與以往有所不同。德國之聲編譯如下。

https://p.dw.com/p/A8so
曾蔭權遭遇對手圖片來源: dpa

明鏡周刊寫道:「自從這塊前英國王冠上的寶石殖民地交給中國人以來,這次是一位民主先驅鬥士第一次競選這一高級職位。屬於公民黨的49歲律師梁家傑將在本月25日與北京意中的候選人、擔任特首已兩年的62歲的曾蔭權角逐。曾蔭權肯定是贏家,因為輸贏並非通過選舉、而是通過由忠於北京的八百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確定。

「要想成為特首候選人,必須最少有一百名選舉委員會委員贊成。北京感到意外的是,反對黨的梁家傑獲得了多於一百票的贊成票,成了候選人,並迫使曾蔭權與他公開進行政治辯論。他說:『我們並不期望能贏得這次受到操縱的選舉,但我們為贏得下次自由選舉開闢了道路。』同時,這次選舉也展示了『香港公民為完整的民主已經絕對做好了准備。』

「香港基本法規定,2007年以後有通過普選確定特首的可能,但北京的共產黨至今拒絕普選,對要求民主的呼聲,做出十分惱火的反應。上周,北京做樣子的議會一全國人大一名高級幹部說,中國行政特區的公民不應關心政治、而應關心經濟發展。」

香港選舉委員會八百名委員中,640名支持曾蔭權,只有134人支持梁家傑,溫家寶總理在人大會議期間也表示支持曾蔭權。從北京傳出了明確的告誡,修改香港基本法以及變更選舉法程序的決定權在北京,不在香港市民。所以,新蘇黎世報幽默地把香港特首的競選稱為一場「沒有選舉的競選」:

「儘管選舉結果早已確定、儘管香港市民不能通過選舉確定未來特首,但最近幾周,香港仍然經歷了一場真正的選戰。兩位候選人在報紙和競選活動中展示了自己的目標和計劃,甚至進行了電視辯論。電視辯論時,梁家傑顯然佔了上風。

電視屏幕也顯示出中國和台灣共有的現象:那些並非選民選出的政治決策人都很內行、也許也像曾蔭權那樣高尚,但他們通常缺少一點魅力。梁家傑競選中的表現說明他不僅更為內行、也更為熟悉市民的願望。儘管一開始他就注定將成為輸家,但作為民主派挑戰者,他畢竟迫使曾蔭權公開展示自己政策的實質內容,使曾蔭權不能像董建華那樣,不經任何挑戰就登上特首位置。」

(本文摘自其它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