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總統拒釋政治犯 誰可干預馬爾地夫

Hans Spross 聯合作者 Krishnan, Murali
2018年2月9日

馬爾地夫前總統納希德希望印度干預馬爾地夫危機,但印度方面卻對是否出面干預持懷疑態度。中國也反對印度這麼做。

https://p.dw.com/p/2sMBX
Maledivischer Präsident Yameen Abdul Gayoom
資料圖片:馬爾地夫總統亞明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Sharuhaan

(德國之聲中文網)馬爾地夫政治危機讓鄰國印度陷入兩難境地。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印度政府對馬爾地夫政府拒絕憲法法院2月1日的一致決定、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以及取消馬爾地夫人民憲法賦予的權利感到不安。"聲明還稱,印度也對馬爾地夫逮捕憲法法院法官及政治家感到憂慮,並將繼續對局勢進行觀察。

上周,馬爾地夫憲法法院發布裁決令,要求釋放該國所有政治犯,並無罪釋放前總統納希德及其他流亡海外的反對派政治家。法官還裁決讓12名因退出現總統亞明的政黨而失去議席的前議員重返議會。這意味著,反對派在議會中將取得多數,能夠對亞明提出彈劾。亞明隨即於本周一(2月5日)宣佈關閉議會以及全國實施緊急狀態。在電視講話中,亞明譴責憲法法院法官參與謀反,企圖推翻現政權,"緊急狀態是對法官進行調查,瞭解政變準備到何種地步的唯一途徑"。

印度的角色

流亡斯里蘭卡的反對派領導人、馬爾地夫前總統納希德呼籲印度出面干涉。他在一項聲明中表示:"我們希望印度能派遣一名特使,以軍隊為後盾,促使法官和政治犯獲釋,其中包括前總統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我們要求印度派員。"納希德2008年贏得馬爾地夫首次多黨選舉的勝利,2012年因警察嘩變下台,2015年以違反反恐法的罪名被判監禁。

作為南亞大國,印度數十年來和近鄰馬爾地夫保持著緊密關係。不過,近年來,馬爾地夫在經濟和外交上向中國靠攏,與印度的關係受到影響。新德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們必須權衡利弊,必須考慮到地區穩定,因為干預的後果難以估量,可能以一次失敗的冒險而告終。"

觀察家認為,印度擔心若進行粗暴干涉會將馬爾地夫更多推向中國的懷抱。中國在馬爾地夫有大量投資。1988年,印度曾向馬爾地夫派兵,結束了企圖推翻加堯姆的未遂政變。自2009年起,印度在該國擁有一個海軍基地。

"謹慎的外交途徑"

印度專家認為,印度首先希望在馬爾地夫恢復民主秩序,為此必須採取謹慎的外交措施。印度退役將軍梅塔(Ashok Mehta)向德國之聲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有鑑於馬爾地夫和中國的關係,任何干預都可能以慘敗告終。為了地區穩定,我們必須謹慎行事。"

南亞問題專家拉馬(Mahendra Lama)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表示支持謹慎行事。他說,印度應該和倫敦及華盛頓方面一起向亞明施壓,令其服從最高法院的裁決,宣佈舉行新的選舉。《印度快報》援引外交政策專家、印度卡內基學院院長雷嘉暷?C.Raja Mohan)指出,印度曾多次對鄰國進行干預,不管是對尼泊爾、孟加拉還是斯里蘭卡。"問題是要找到正確的時機,而不是應不應該進行干預。"他說,新德里從過去得到這麼一個教訓,解決別人的問題絕對不會那麼簡單--"無法預見或掌控干預帶來的所有後果。"

中國:印度的家長作風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寫道,"印度控制南亞小國的慾望極強,視它們為自己的"後花園",對那些小國爭取獨立自主,特別是對它們與其他大國發展關係十分敏感……",文章說,"但是主權意識的覺醒在南亞小國方興未艾,與印度影響力形成博弈,滲透進那些國家的政治生活中。近年來南亞小國政府是親印度的或者疏遠印度的,成了它們最受關注的政治標識之一。"

配音相冊:跌宕起伏的中印關係

文章指出,"但是亞明政府被人特別注意到的地方是它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宣佈加入"一帶一路",和因此遭到印度輿論的猛烈攻擊。亞明政府大概是想搞對各個大國的全方位外交,實現馬爾地夫利益的最大化,但這觸怒了新德里。"

社評最後寫道,"第一,馬爾地夫的主權應當得到維護,外界不應採取任何直接干預行動,讓馬爾地夫人民自己解決該國的問題。第二,呼籲馬爾地夫各方克制,以最小代價結束危機,恢復正常秩序。而協調好法律和政府的權威,最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