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點明罪犯的移民背景:德國媒體的新趨勢?

2017年4月8日

新聞報導中要點明犯罪分子的移民背景嗎?這在其他國家也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德國卻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https://p.dw.com/p/2amAS
Deutsche Presse
圖片來源: DW/R.Sollich

(德國之聲中文網)犯罪嫌疑人是一名"沒有移民背景的德國人"。這是曼海姆有人駕車衝擊人群的事件發生後,當地警方在推特上發出的告示。當時社群網站上很多人猜測犯罪嫌疑人的出身背景,甚至指責警方故意隱瞞其真實身份,警方推特上的描述,正是對這類指控作出的回應。

這一事件的背後其實也是德國媒體長年以來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是否應當報導犯罪分子是來自什麼國家的人?令美茵茨大學傳媒研究所尼古拉‧雅科布不解的是,對於一起打劫小賣店的案件,案犯原籍國是塞爾維亞,還是土耳其,或者是土生土長的法蘭克福人,真的那麼重要嗎?

事實上,德國迄今為止在報導此類案件時,通常不會說明案犯的原籍國。而最近的趨勢卻顯示,犯罪分子的原籍在刑事案件的報導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導致這一趨勢的導火索是2015年"科隆除夕夜"事件,當時,有大量女性遭到性侵和偷竊。目擊者稱,犯罪分子"長得像北非或阿拉伯人"。此後,媒體受到的批評越來越激烈。有人指責媒體故意隱瞞了犯罪分子的原籍國訊息。事實上,事件初期大多數媒體確實沒有報導犯罪嫌疑人的原籍,這是出於職業操守的考慮。

Köln Übergriffe in der Silvesternach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Boehm

新聞理事會修正了編輯準則

來自公眾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新聞界一時難以招架。慕尼黑大學前不久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科隆除夕夜事件發生後的幾周內,德國報章報導犯罪分子原籍訊息的情況明顯多於以往。但同一時期,外籍人士犯罪率並沒有明顯提高。

尼古拉斯‧雅科布也發現了這一持續至今的趨勢。德國新聞理事會目前也修正在刑事案件報導方面的編輯準則。同此前的版本相比,修正後的準則顯得寬鬆了許多:如果"公眾利益"有需要,就可以報導犯罪嫌疑人的國籍、民族以及宗教背景。而在此前,報導罪犯民族背景時,必須存在報導事即時的切實需要,比如報導義大利黑手黨時,就不得不提及義大利。

德國大多數媒體都會遵循德國新聞理事會的編輯準則,這是德國記者在納粹統治結束後,成立的一個自律性組織。修正前的編輯準則認為,報導犯罪分子的原籍訊息,容易引發對某一個少數族裔的偏見。盡量少報或不報原籍訊息可以避免對某一族裔或宗教團體產生先入之見。

鑑於黑暗的納粹歷史,德國對待族裔問題極為謹慎,在報導刑事犯罪時同樣如此。雅科布表示,英美媒體的情況則大不相同,他們在報導名人和刑事犯罪問題時,顯得絲毫不留情面。

均衡報導仍是關鍵

雅科布認為,越來越多的德國記者都在就一個問題感到疑惑:"人們總是指責我們在故意隱瞞某些事實,我們應當怎麼辦?這對新聞界的信譽造成的損失豈不是更大嗎? "面對指責,是要順應形勢呢?還是應當繼續堅持原則?在堅持原則方面現在似乎已經出現了鬆動。有些人走上街頭,高喊"媒體造謠",而有些媒體面對這種指控,顯然希望做出一些讓步。但更多的記者對這一趨勢則持批評態度。

私營電視台NTV會根據個案的不同,就每一個個案進行新聞倫理角度的評估。該台新聞總編索尼亞‧施韋傑(Sonja Schwetje)對德國之聲表示:"我們每一次就個案做出決定時,都會考慮我們應當怎樣為觀眾提供全面的訊息,而不是要對他們進行說教。而公共媒體德國電視二台只有在描述案情必需的情況下,才會報導案犯的原籍和宗教訊息。但是如何判定描述案情是否有這種需要,則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薩克森日報》可以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去年七月開始,該報在報導刑事案件時,一律會說明犯罪分子的原國籍。起因則是傳媒學教授魯茨‧哈根此前對該報讀者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民調顯示,大約半數受訪者堅信,報章不願披露犯罪分子原籍的原因是,"鑑於難民危機,上面發布了相應的禁令"。

Deutschland Prof. Nikolaus Jackob
茵茨大學傳媒研究所尼古拉‧雅科布教授(Nikolaus Jackob)圖片來源: Universität Mainz

此外,從犯罪統計的角度來看,外國人犯罪問題顯然被誇大了。一年後,魯茨教授將會再進行一次同樣的民意調查。魯茨假設的結論是,在報導中提及犯罪分子的原籍,會更有利於讀者對外國人犯罪問題做出正確評估。

儘管在這一方面增加新聞報導的透明度,能夠幫助讀者更大程度的瞭解現狀,但此舉同時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喬治‧盧爾曼(Georg Ruhrmann)對德國之聲表示:"根據記者立場和新聞素養的不同,這類報導可能會或多或少地催生偏見和歧視性言論。盧爾曼從事移民與傳媒問題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他表示,歧視性言論尤其會在那些具有崇尚權威、反伊斯蘭以及種族主義思想的人群中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