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韩等海外争夺农田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3.02.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中印韩等海外争夺农田

中国、韩国、海湾国家和印度的国家和私人投资者们在发展中国家以长期租约或购买合同拿下了巨大的农田。在那里生产的食品将出口到投资者们的祖国。而当地居民却被赶出了家园。

在非洲田野上

在非洲田野上

"抓地皮”

2008年,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要把该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出售给韩国大宇集团。该国当权者作此决定时没有征求当地农民的意见。于是爆发了激烈的抗议。2009年春,愤怒的农民推翻了马达加斯加政府。

这些年"Land-Grabbing"这个概念甚嚣尘上,意为"抓地皮",即大规模的购买土地。为了保障国内的粮食、食品需求,那些人口众多或者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如中国,印度,韩国或者海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大购土地。

当地农民不能得益

天主教援助机构怜恤会(Misereor)的布洛克尔曼-西蒙(Martin Broeckelmann-Simon)说,土地出售国的政府把数以亿计的收益塞进腰包,而一代又一代在那里耕作的当地农民一无所获,"传统的土地利用制度导致,本国政府出售被视为没用的土地,尽管成千上万的农民家庭生活在那片土地上。这意味着,他们经常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里离开他们的土地。"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依赖于外国资金。这些国家的政府以所有保证和刺激手段引诱"见地眼红"的国家和企业。然而,当地农民从这些数以亿计的生意里得不到一文钱。这些钱流向出售国的重点项目。以肯尼亚为例:卡塔尔在那里4万公顷的土地上种植水果和蔬菜,作为回报,卡塔尔扩建一个价值为23亿美元的肯尼亚港口。

中国的大项目

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日见增长的能源需求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买下,用于生产生态柴油。中国计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油棕榈庄园。据称中国租下的土地面积达280万公顷。

布洛克尔曼-西蒙说,当地农业的毁灭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这些投资目标国的粮食首要地位由此而遭到巨大破坏,诸如饥馑,城市化和贫困化这些问题与日俱增。"

全球"抓地"的准确数据不得而知。大面积的土地收购多半是在暗室里操作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2006至2009年间,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在发展中国家购买了330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德国的面积。华盛顿的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估计这方面的投资总额高达300亿美元。

规范化?

德国乐施会的维格塔勒(Marita Wiggerthale)说,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土地的现象膨胀得更厉害了,"自从2008年食品价格大涨以来,这个趋势就大大增强了。土地当然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因此相应地有了投机性的土地收购。"

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跟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研究设定一套解决"抓地"问题的机制。这些规定将于今年年末推出。乐施会的维格塔勒希望,这样的机制要能确保有关国家政府对本国居民有明确的交代,"归根结底,我认为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规定是否能够落诸实施,要不然,我们实际上是纸上谈兵,没有人认真对待。"

作者:Christoph Ricking 编译:平心

责编:石涛

  • 日期 13.02.2011
  • 关键词 农田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0EnU
  • 日期 13.02.2011
  • 关键词 农田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0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