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花大价钱学穿衣 | 文化经纬 | DW | 26.06.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中国人花大价钱学穿衣

到中国一看,外国人才发现原来那里早就不是遍地中山装,满街黑青蓝。不过深色西装衬白袜子,运动服配松糕鞋的人们还是少不了形象设计师的指点。

形象是门大学问

形象是门大学问

范妮茫然地立在镜前,她用发结紧紧缠起长发,脸上架了副金属框眼镜,绿色丝质衬衫配了条长及腿肚的灰褶裙。她身旁,就职北京某形象设计室的李蕾女士正摊开数块色彩明丽的面料,一一伸到范妮脸畔让她自己对比。

粉红搭橘黄?范妮不太适应。李蕾却肯定地说:“她该在衣着上多用暖调,尤其是夜间出席一些场合,亮色让她醒目,不然就得让人群淹没了。”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时尚标准随之挑战人群,范妮这样不知所措的人还不在少数。

其实只要到中国各大城市走一遭,外国人就会发现,印象中的毛式中山装早就是老皇历了。同样一目了然的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服装搭配意识还处于混沌状态。你常会看到,一身隆重的深色西装下突然跳出来刺目的白袜子;沙滩凉鞋里,是穿上丝袜的脚;甚至还有人让运动装同松糕鞋为伍。

“整体着装还是个新概念。”形象咨询师秦蒂娜介绍说,“多数人不了解该如何突出自己的优点,掩饰形象上的不足。他们买的是电视上见得多的,穿上了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来此求助的顾客年龄多介于30岁到40岁。他们曾亲历那个时代,一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中山装、一条没型的棉布裤子就打发了日常着装。八十年代的小步伐改革中,牛仔裤和T恤衫才刚刚露头。直到近年来,经济腾飞,外企进驻,人们才认识到,个人形象有助于职业生涯。“过去人们崇尚朴素,所以只能埋头工作,不能在外表上花太多心思。如今勤奋工作没错儿,但也得注意个人形象。”一位来咨询的顾客说。

希曼形象中心目前是中国形象咨询业的佼佼者。1998年第一家形象设计沙龙开业时,顾客寥寥无几。谁能料到,区区三年,希曼已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了20家旗舰店。在此接受过形象咨询培训的人已接近5000,其中又有不少自立了门户。

光临的顾客林林总总,有家庭主妇、秘书、酒店员工、商人,更不乏新富阶层。比如范妮,她常常需要陪丈夫出席公众场合,却总是对自己的着装、发型、化妆拿不定主意。花费260欧元,买到的是适合自己的色彩风格建议。当然,如果出价更高,服务的含金量也会上升,甚至于包括明星级的清理衣柜,陪同购物等项目。

“我不爱逛街,自个儿品位不足,就害怕买回家的衣物穿出去却不能给老公撑门面。”范妮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现在好了,有了形象设计师,我觉得真不错。”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