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伊核问题上态度有所松动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1.04.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中国在伊核问题上态度有所松动

继美国宣布,中国已同意参加对伊朗新制裁的谈判之后。中国于本周四(4月1日)宣布,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4月12日和1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有专家认为,这些均显示,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周四,伊朗核谈判代表贾利利(Saeed Jalili)访问北京,并与中国外长杨洁篪就双边关系和核问题举行磋商。

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

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

中国一直明确反对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但本周三,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Susan Reis)表示,中国已同意就新的制裁伊朗方案参与谈判。德国伊朗问题专家施泰因巴赫(Udo Steinbach)认为,一系列迹象均显示,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还有,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与伊朗在外贸、尤其是能源领域如原油进出口方面,贸易额急剧下降。我的感觉是,中国的确(在制裁伊朗问题上)态度更为开放。"

Symbolbild chinesische Investitionen in iranische Gas Felder

中国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西方对伊朗耐心已尽 中国面临压力

施泰因巴赫表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施加的巨大压力。本周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见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奇后表示,他希望在数周之内即通过新的制裁伊朗决议。本周四,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中国总理温家宝通电话时,也谈到伊朗核问题。施泰因巴赫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在伊核问题上都表现出耐心已尽:"我们从法国总统萨科奇访问美国期间(双方的表态),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类似的表态中均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不再有耐心,要求采取行动,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

施泰因巴赫表示,如果中国加入到联合国安理会另外四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的行列中来,那么,对伊制裁新决议将很快得以通过。

Symbolbild Beziehungen China - Iran und Russland

中俄曾是反对制裁伊朗的主要力量

制裁伊朗强度如何 仍需观察

本周四,伊朗核谈判首席代表贾利利前往北京访问,并与中国外长杨洁篪、国务委员戴秉国就双边关系和伊核问题举行会晤。施泰因巴赫认为,伊朗无法说服中国不参与制裁,不过,中国将强烈要求,制裁决议的内容要适度,而且必须有针对性;制裁将不会真正撼动伊朗政权。

施泰因巴赫认为,中国在权衡与伊朗的关系和经济利益,以及其它国家施加的压力时,开始向后者做出让步。不过,他同时指出,伊朗与国际社会关系的非正常化,也影响中国与伊朗经贸合作的展开。

Iran Mahmoud Ahmadinedschad bei China Präsident Hu Jintao in Beijing Paralympics

艾哈迈迪内贾德与胡锦涛(2008年9月)

胡锦涛出席核峰会 以免美国难堪

本周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宣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4月12日和1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由于4月15日,美国财政部按计划须向国会表态,是否将中国称为"汇率操控国",因此,在胡锦涛是否前往华盛顿与会的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答复。英国智库皇家问题研究所(Chathouse)中国问题专家布劳恩(Kerry Brown)认为,在是否与会的问题上,中国其实并无其它选择:"由于美中关系新近并不顺利,因此,这次会议是双方缓和气氛的一次良机。倘若胡锦涛不去参加会议,那么此举将会被解读为在外交上使美国难堪,进而损害美中关系。"

布劳恩还表示,在制裁伊朗的问题上,随着俄罗斯转变态度,中国原先的立场更为孤立。这也是促使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由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组成的伊朗核问题国际六方代表,希望在近期内开始制定决议草案。外交圈人士表示,由美国提出的一份建议已经获得欧盟同意,并在一个月前传给了俄罗斯和中国。

伊朗周四表示,国际社会关于制裁该国的说法"只是空洞的威胁"。

作者:苗子

责编:叶宣

DW.COM

  • 日期 01.04.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Mk1r
  • 日期 01.04.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Mk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