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在国学中寻找新的精神支柱

德国之声2007年3月3日

中国社会缺乏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早已失去凝聚力,人人追求富有的愿望进而加剧了社会离心力。这是时代周报的一篇文章对中国社会精神状态的总结。德国之声摘译如下。

https://p.dw.com/p/9x7L
回归老孔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文章接着写道:

“中国社会正在遭受深刻的精神失落。于是,这个国家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传统,时而在举止失措地摸索,时而又大张旗鼓地进行,想借助四千年的历史为自我价值观奠定一个牢靠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任务是重建这一文化连贯性,但这并非一纸命令就能做到的事。

“二十世纪时,中国多次切断了自己的历史根脉,最后一次发生在由毛泽东发动、三十年前结束的那场文化革命。中国多次排斥自己的思想精英,知识界变得谨慎起来。尽管如此,他们今天仍然具有令人吃惊的自我意识。在中国,思想的多元化同样不可阻挡。”

在介绍了中国思想界的历史和现状后,时代周报的文章谈到中国领导人重树社会精神支柱的思路:

“自从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生偏瘫以后,中国领导人开始大谈‘新伦理’,但一种要使十几亿人民遵守的社会道德不能依靠指令去弘扬。虽然每个大学生每星期仍要听几小时马克思主义的课程,但重返社会主义的集体模式已完全不可能。所以,革命前帝王时期的社会模式又重新得到重视,这一模式有严格的层次级别,但内部具有多种平衡机制。近三、四年来,对儒家学说的兴趣已延伸到最高政治领导层面。

“这一发展过程首先带来了对教育的高度评价,全国追求文化教育。但是,像帝王时代一样,儒家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和考试制度迫使中国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投入了一场毫不留情的战争式竞争。这个制度造就的是人云亦云的碌碌众生,而不是能思考问题的人材。

“这里必须谈到中国知识界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国学’。这是一种学术文化概念,它不仅把中国的丰富传统、如哲学、诗歌、书画和医学作为研究对象,也要求研究方法必须具有中国特征。这是政府推动思想和社会科学项目的整套计划,其轮廓现在还不很清晰。但它在中国和外国汉学界已引起轰动,因为未来科学的定义及科学的标准都可以根据‘国学’来重新确定。”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