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外交政策将发生变化?

2006年10月13日

在对朝鲜实行制裁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举足轻重。德国各重要报纸分别发表文章分析朝鲜进行核试验之后中国外交有可能发生的变化。

https://p.dw.com/p/9F6x
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图像来源: AP

南德意志报在“不知感恩的兄弟国家”的标题下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现在表示同意制裁,意义非同一般。

中国对朝政策的这一转变并非完全没有预警。几年来,北京高级干部在内部谈话时就对不知感恩的朝鲜人表示了不快。自2003年8月以来,北京以“六方会谈”主持国的身份试图为和平解决朝核危机作出贡献,但对朝鲜人谈判时耍花招日益不满,中国外交官对这个共产党邻国的行为越来越感到失望。中国担心,会谈失败将有损中国的威望。尽管有这些败兴之事,北京仍然一再公开保护这个邻国政权,号召各方妥协。

直到不久前,中国的宣传中仍然可以看到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字样,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朝鲜战争时使用的说法。但同时,中国知识分子领导层开始逐渐背离朝鲜。例如,前几年中国的教科书删去了朝鲜战争是南方袭击北方的谎言,此外,中国与韩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了。

然而,由于历史、思想意识和战略的原因,北京继续把朝鲜视为“盟友”。中国通过以物易物、满载半扇猪的火车车皮和石油供应使这个邻国免于全面崩溃,因为中国不愿看到美国军队挺进到中朝边境。但现在一夜之间,制裁变成了可能。如果朝鲜关闭最后一扇门、不回到谈判桌旁,中国肯定会站到国际社会一边。

法兰克福汇报以“受到愚弄的中国”为题,谈到了中朝关系及中国外交政策可能发生的转变。

文章中称,朝鲜在邻近中国边境地区进行核试验标志着两国‘唇齿相依’关系的结束。过去几年,虽然中国对这个邻国事实上保持距离,但面子上还维持着这种特殊的友谊。对平壤政权的越轨行为,北京领导人宽容地采取了视而不见的立场。但这样的宽容现在结束了,特殊的关系也不复存在。北京必须决定,它在与朝鲜和联合国安理会打交道时应如何表达对朝鲜的批评。

与其它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相比,中国做这样的决定要冒更大的风险。北京将不得不告别中国外交政策的老生常谈,即制裁不应成为国际政治的手段。对朝鲜问题做出决定是一个先例,中国在诸如伊朗等其它问题上的态度也将随之改变。过去,中国的非洲和中东友邦心神气定,它们知道中国不会参与甚至阻挠对这些国家的谴责,而现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谊就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