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科学中心走过九年历程 | 科技创新 | DW | 31.12.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科技创新

中德科学中心走过九年历程

自从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以来,德中两国经济界联合建立了数不胜数的合资企业,但是在科研领域,由双方政府机构联合组建的科学研究资助中心却只有一家,它就是坐落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德科学中心。该中心旨在促进两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同时为两国的科研人员和年轻学者提供资助和组织研修。时至今日,中德科学中心已经走过了九年多的历程。

在德国学习的中国大学生:很多中国的科研人员都有国外留学经验

在德国学习的中国大学生:很多中国的科研人员都有国外留学经验

中德科学中心全称为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是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共同设立的机构。1998年,在两国政府总理的支持下,成立中德科学中心的合作协议正式签订,两年后,办公大楼在北京的科教中心--海淀区建造完成,中德科学中心正式开始运营。它是一家财政独立核算的法人机构,每年的预算拨款由中方和德方--即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各承担一半。此外,中德双方各自向中心分别派一名主任和一名常务副主任负责领导工作。

阿尔敏·卡拉维施博士担任中德科学中心的德方主任一职已经有两年多了,之前与中国人打交道不多的他,通过这两年在北京的生活,不仅学会了一些中文,亲身体验了中国的生活,还有了一个中文名字:孔霭明。他坦言,2007年秋初到北京的时候,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的确给他提出了一些挑战,不过很多中方的同事都热心地帮助他,现在他已经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而且,今年他还要在北京度过圣诞和新年。谈到中国的春节,孔霭明博士说:

"中国的春节很喧嚣很热闹,不少人在除夕夜都要燃放鞭炮。我们找到了一个好的去处,一个类似街头庆典的场所,那里有人工搭起的舞台,当然也有好多观众,气氛很好。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春节。"

除了两国节日文化的不同,孔霭明博士在担任中德科学中心德方主任两年多以来,也对中国同事和德国同事的工作方式和理念方面的差异颇有体会。他表示,德国人比较倾向于作全面彻底的调查准备工作,当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多;而中国人则更看重效率,希望能够尽快地完成一项任务,但对其全面性就不是特别注重。孔霭明博士讲述道,不久前中德科学中心由于业务的需要,要添置一辆公务用车。对于他们德国人来说,可能要就此花大功夫去研究调查市场,比较车型,最后等车买回来说不定都两个月过去了,可是那些中国同事很快就把这件事解决了。孔霭明博士颇有感触地说:

"我觉得自己在中国工作的这两年多是非常有收获的,因为我也得到了不少启示。我们工作全面细致并没有错,但是有时候也应该考虑一下,工作的进程是不是应该加快一些,提高效率。所以我觉得两国工作人员的共事合作完全可以形成互补。"

通过工作,孔霭明博士也和不少中国年轻学者进行了接触和交流,他总体的感觉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大多数有国外留学经验,精通英语,思维比较开放,接受信息也很快,这使得中德两国的年轻学者在沟通交流方面比他们的父辈要容易得多。中德科学中心为两国年轻科学家也创造了良好的资助条件,而且与其他的基金会或资助机构相比,该中心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

"我们提供的这种服务在英文里叫做'one-stop-shop',即'一站式购物'。两国的学者如果想要申请一个科研资助项目,他们不需要向多家机构递交申请材料,经过重重审核;在我们这里,他们只要提交一份申请就可以了。"

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的短期项目包括:中德科学专题研讨会、中德科研暑期学习班,长期的资助有为期三年的中德合作科研项目和中德科研合作小组。该中心还与林岛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基金会携手,每年邀请并资助约28名中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前往林岛参加诺贝尔奖得主大会,会后安排访问德国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假如参加者有兴趣,还可以在中德科学中心的资助下,在德国从事半年的科研工作。此外,该中心也设有针对德国年轻学者的相应资助项目。

作者:雨涵

责编: 乐然

  • 日期 31.12.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LH9x
  • 日期 31.12.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LH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