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与柏林墙倒塌20年 | 文化经纬 | DW | 26.10.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书展与柏林墙倒塌20年

对于很多德国人来说,提到字母"M"打头的单词,他们往往就会想到"Mauer"-"墙、墙壁"这个词。而偏偏又是这个词已经让不少人听得耳朵生茧。很多德国人说,20年前倒塌的柏林墙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更多可谈的内容。谈论来谈论去,无非是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但是这个话题真的已经被人谈尽了吗?

纪念柏林墙倒塌20年:艺术家在布兰登堡门前搭起象征柏林墙的巨大多米诺骨牌

纪念柏林墙倒塌20年:艺术家在布兰登堡门前搭起象征柏林墙的巨大多米诺骨牌

在展出出版业无数新鲜的出版成就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汉斯·迪特·徐特回想起过去心里却会涌起一种复杂的感情。"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恐惧同时也是感到羞愧的感觉。今天如果我读起自己曾经写过的一些文字,我真希望这不是我写的。有一些东西现在我重新读起来不禁会摇头说:'你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东西?'"

汉斯·迪特·徐特曾经在民主德国时期当过记者。事业最辉煌的时候甚至曾经担任过民德知名报纸《青年世界》的主编。《青年世界》在当时是培养教育社会主义青年的重要媒体武器。那时候,徐特是领导干部,他直接和民主德国的执政党-统一社会党的委员会有着联系。

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徐特的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可是他说:"这并没有给我的心理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我很高兴,我又成了一个记者。我当然认真思考了自己的过去,但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或者过去的生活有什么值得怀念的。"

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作《幸福地一落千丈》,在书中他描写了自己现实的感受和心理状态。在书中他没有刻意掩护自己。这本书描述了民主德国时期新闻、权力以及社会压力各种因素相互纠结缠绕的现象。

有关"柏林墙倒塌"的内容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还是可以找得到。无论从作者还是从出版社,都看不到对这个题目已经厌倦的痕迹。德国前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德国当代知名作家英戈·舒尔策和达涅拉·达恩,以及众多的艺术家、曾经的人权人士都在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之际挥笔为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书写文字。

出版人克里斯托夫·林克斯表示,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可以从旧的话题里找出新的视点。当所有人都还在描写,柏林墙是如何向着西方被打开缺口的时候,林克斯做的却是:"我们尝试着把视角投向另一个方向。目前我们刚刚推出了两本新书,书里介绍了从西部到东部去的两个人。一个是西德人,她翻越柏林墙跑到东德去了。另一个本来是东德人,在来到西德之后出于一些个人原因又回到了东德。回去之后他所面临的是长达数周甚至是数月长的审讯和监控。"

德国贝克出版社的总编费尔克也表示,新一代历史学家通过新的叙述口吻和新的观察视角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柏林墙倒塌这一题目的兴趣。他说:"我相信,差不多所有的作家在两德统一20周年纪念的今天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这就是我们能够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什么样的教训。"

出版人林克斯也强调说,今年的书展过后还是有很多题目值得一做,"我们目前已经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民主德国统治历史以及民德国家安全组织体系等方面的书籍材料,但是很少能看到有关民主德国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社会关系,还有比如当时怎样保持社会凝聚力这些方面的书籍。"

汉斯·徐特把自己的经历做了一番总结,不过他也很清楚,这样的书很少有读者感兴趣。对于民德时期的受害者,徐特自我批判式的叙述来得太晚了,而对于那些笃信民德的人来说,徐特无非是个变节者。

"我很担心这本书在两种读者圈子里都找不到共鸣,最终只会孤独地被遗忘。"

不过,徐特说,他并不在乎这些。

作者:Cornelia Rabitz / 洪沙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