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于亚洲反光镜中看清自己”

2005年11月9日

本周五(11月11日),海德堡大学教授、著名的东亚艺术史学家罗塔•雷德洛斯(Lothar Ledderose)将前往瑞士伯尔尼领取素有人文界诺贝尔之称的巴尔赞大奖(Balzan-Preis)。这位63岁的东亚文化专家将因此而获得100万瑞士法郎(合 66万欧元)的奖金。

https://p.dw.com/p/7Qs1
雷德洛斯醉心于中国书法绘画图像来源: AP

雷德洛斯自幼痴迷于东亚文化。他说:“各国文化应该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不过中国人终归还会是中国人,他们的文字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并且和其它国家区别开来。”好奇心促使雷德洛斯接近 5万到6万个稀奇古怪的汉字,随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并于多年潜心钻研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他说:“汉语这一门语言是和中国人的基本思想体系密切相关的。”

这位海德堡的汉学家还有一句至理名言:“我们对亚洲文化了解得越多,我们越是能在反光镜中认清自己。”在他看来,中国人正在努力了解西方,相比之下,西方人自己迈出的步伐还很不到位。

凭借对中国佛教石刻文字的深入研究摘取2005年文化领域最高奖项——巴尔赞大奖的雷德洛斯教授毫不掩饰自己对汉语的喜爱,他说:“这些东方文字令我感觉自在,我也常常去中国和日本做客。不过,我从未想过要去那里定居,我很愿意继续留在欧洲生活。”

借助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游走,艺术史学家——雷德洛斯能够时常获得一种角色转换,从日常生活里脱身而出,隔着一段距离观察社会环境。雷德洛斯说:“我还尝试着在德国套用东方的礼貌用语、委婉谦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相当不错。”

回顾雷德洛斯的学术之路,从普林斯顿到哈佛,再到台北、东京、柏林、科隆,最后来到海德堡,足迹踏遍北美、亚欧大陆。生于慕尼黑的雷德洛斯自1976年便在海德堡执掌东亚艺术史教研室,同时修习中国传统书法、佛教文化,组织大型展览活动。他公开发表的学术著作多达170余种,其中包括《高树下的阴影——明清绘画》、《清朝篆书》等。

巴尔赞奖是由意大利-瑞士巴尔赞基金会发起创办的,宗旨在于奖励及支持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取得卓越成就,为人类和平、民族友谊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和团体,摈弃民族、国家、种族的差别。自1961年以来,全世界已经有106位人士及慈善机构荣获该奖项。雷德洛斯是获得这份殊荣的第12位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