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工集鱼装置是渔业的未来吗?

Suzanne Krause2008年7月31日

人的欲望似乎永无止境,人的发明创造力似乎也无止境,比如说,渔业专家就发明了所谓的“人工集鱼装置”,英文简称FAD,用来大规模围捕销路旺盛的金枪鱼。然而,环境保护学者却发出警告,认为这种人工集鱼装置很可能是生态陷阱。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报导如下。

https://p.dw.com/p/Enue
德国东北罗斯托克渔港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ZB

生态陷阱指的是人类或有意或无意设置的吸引特定动植物的空间,看上去似乎为这些动植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实际上却对它们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不适合动物觅食或繁殖后代,以至于长久下去会使被吸引的物种绝迹。比如说体格较大的飞禽,没有飞到树梢,而是飞到高压电线杆上,因为这样可以看得更远更开阔,但它们展开的双翅却很容易同时碰到电线而触电身亡。对这些飞禽来说,高压电线杆就是一个生态陷阱。

在海中,金枪鱼鱼群喜欢聚集在漂流的物体下或游动的大生物周围,比如说树干、废弃渔网或者是海豚、鲨鱼等。科学家们至今都无从解释这一现象,但捕鱼业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这一现象。他们在海上放出浮游的扁平物体,吸引鱼群,上面装有无线电浮标,以便渔船确定其方位,这就是所谓的"人工集鱼装置",英文简称FAD。一旦确定目标,渔船便以围网作业方式,把聚集在人工集鱼装置下的金枪鱼一网打尽。日本的木鱼干生产厂家就特别青睐利用人工集鱼装置捕获的金枪鱼,因为他们知道,和自由鱼群相比,这些鱼的脂肪少,好加工。

法国环境发展研究所(IRD)的科学家们希望了解这种作业法是否会影响金枪鱼鱼群。他们花了两年时间,跟随远洋渔船,测量所捕获鱼的胸围和生长情况,察看其胃里有多少食物。他们发现,在聚集在人工集鱼装置下的鱼和自由鱼群的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负责该项目的加埃特纳(Daniel Gaertner)介绍说: "聚集在人工集鱼装置下的热带金枪鱼,它们的脂肪确实比自由鱼群的鱼要少。一般来说,它们胃里的东西也少,表明食物不足。而且,它们长得也慢。此外,我们还跟踪了鱼群的洄游路线,发现两群鱼的路线不一样,聚集在人工集鱼装置下的鱼,其洄游路线要长得多。可以说,这些装置就像陷阱,引诱鱼群脱离它们的正常路线。"

按科学家们的说法,这些人工集鱼装置对金枪鱼具有磁性作用:金枪鱼认准哪个集鱼装置就"死心塌地",即便这个装置漂游到不那么适合金枪鱼生存,意即食物来源不足、水中含氧量不足的地方也跟踪不放。而且,加埃特纳他们也特别证实了其他学者多年前就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他说: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自由鱼群往往是由好几种金枪鱼组成的,而且大部分是幼年鱼。但自从人工集鱼装置法急剧增加以来,多品种的自由鱼群越来越少,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自由鱼群只有一个品种,而且都是成年鱼,幼年鱼显然都汇集到集鱼装置下了。"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全球共捕捞460万吨金枪鱼,其中近一半是鲣鱼。如今,70%的鲣鱼都是靠人工集鱼装置捕捞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避免金枪鱼捕捞过度,国际渔业组织就做出规定,每年有三个月禁止使用人工集鱼装置围捕金枪鱼。虽然,加埃特纳并没有特别指出这种装置就是生态陷阱,因为人们对金枪鱼的自然死亡率还了解甚微,但他认为,跟随人工集鱼装置的鱼,其普遍状况较差,想必会造成具体的影响:寿命低、繁殖率低。

尽管如此,加埃特纳并不是一概反对人工集鱼装置法,而是对近20年来这种方法的应用数量急剧上升表示反对。他说: "在某些远洋海域,人工集鱼装置法是捕捞一定品种,比如说鲣鱼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近海渔场就不应当采用这种方法,因为那里主要是幼年金枪鱼活动的地方。假如它们被集鱼装置吸引,漂流到生存条件不利的海域,那这种捕鱼作业法就会成为生态陷阱。如果渔业生产行业能够更慎重地使用人工集鱼装置,就很有用了。"

然而,生产厂家的欲望无止境,消费者的欲望显然也无止境。据科学家们估计,今天,全球60%的鱼类就已经因为捕捞过度而受到威胁。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