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克莱因眼中的中国人 | 文化经纬 | DW | 18.08.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作家克莱因眼中的中国人

大器晚成的德国当代作家小说家乔治.克莱因(Georg Klein 1953-)去年曾在中国杭州办过一个工作场(workshop),与中国学生一起探讨“创造性写作”的秘密。

克莱因最喜观察别人脸

克莱因最喜观察别人脸

工作场为期不过一周,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克莱因在德国之声记者波姆新近在其家乡东弗里斯兰德访问他时如是说。

“我的中国人”

从克莱因住家厨房的桌子望出去,是一片丰沃的草地,再往前就是埃姆登附近的两座多拉尔特大堤。其中的一座据称是欧洲最坚固的大堤之一。采访人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这位善于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的作家,面对眼前这座大堤,自然而然会联想起中国的长城。但是,出乎意外,当问及他去年在中国的经验和经历时,他侃侃而谈的却是其它的印象。尤其是那个在德国尚不出名的百万人口城市杭州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写作工作场,更让他难以忘怀。他在那里向中国学生们传授创造性写作的“秘诀”。他告诉说,一旦想起中国,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国学生们-按他的说法是“他的中国人”的脸。他表示,除了语言以外,-在课堂上用的是德语-如果要讲相互交往的“强度”,则首先要从表情上去“阅读”对方。他在课堂上的的确确是贴近了他的中国人,他整个时间都没有坐下来,而是直接走到说话人的面前,“眼睛对着眼睛”,以便理解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大家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这是他在中国期间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他到今天也还常常梦见他的中国人。

作为给主人的礼物,克莱因写了一篇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他对中国之行的期待、甚至对中国人的偏见,而使用的则照例是他那典型的隐喻丰富、节奏强烈并讲究韵律的语言。这可是一份大胆的礼物,毕竟,该短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德国作家某天在上海朗诵作品时遭到戴着尼克松和玛琳.戴德莉面具的中国人的绑架。

学会谦恭

出乎意料,该作品并未在中国读者们那里引起不解。相反,或许正因为作品涉及了象文革一类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实,反而激发起读者更为重要的经验。此外,语言在这里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克莱因的课堂上,学生们使用的是德语。对克莱因而言,德语在这里成为一种中介,同时也成为一种保护,使学生们有可能谈论那些敏感问题。

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能够让学生们涉及禁忌话题,并进行对话,对一名作家而言确实使人欢欣鼓舞。但是,克莱因却指出,对他来说,此次中国之行给予他的更重要的经验是人的谦恭。为此,他搬回了多本德语作品的中文译本。他基本上不懂中文,所有这些翻译本自然都无法看懂。但他何以要将这些中文翻译作为纪念品,并且,这些中文书与实践“谦恭”之间到底有何种联带关系,旁人就只能猜测了。

(凝炼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