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访谈

采访记者:瞿晓2007年9月2日

从“艺苑风景线”、“凤凰早班车”,再到“鲁豫有约”,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坦言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节目。但她同时还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想。

https://p.dw.com/p/Bag3
陈鲁豫与记者瞿晓图像来源: DW/Jiang Xioaming

德国之声:您参与过许多大型节目的制作,像千禧年、香港回归、戴安娜葬礼,也曾经作为颁奖嘉宾出席过艾美奖。在这些您参与过的大型活动中,哪个给您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陈鲁豫:好像这些大型活动给我的印象都挺深刻的,像“911”啦、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戴安娜葬礼,都是注定写进历史书的事件,所以能参与其中,我都感到非常的自豪。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911”那次吧?我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提到过:那个时候我在香港上班,早上有人打电话给我说美国那边出事了。当时我还没想到是这样大一个事情,虽然我住的地方距离上班的地点大约只有20分钟的路程,但是那天我为了抢时间,还是打了车赶到台里。我觉得“911”这样的事件突发性很强,不像千禧年、香港回归这样的主题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它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真正挑战。所以那次给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刻。

德国之声:您在国外生活、工作的时候,也接触过许多类似“鲁豫有约”这样的访谈类节目,它们对您今天的节目有影响吗?您在世界上那么多节目主持人中,是否有自己的“偶像”?能比较一下国内外节目的不同吗?

陈鲁豫:我是一个不太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所以我觉得虽然在国外看了很多电视节目,但是要谈到对我主持的节目的影响,恐怕还真的没有;说到“偶像”,因为我小时候中国的电视事业才发展起来,年纪小的时候是一个人比较容易形成“偶像崇拜”的时候,但是很可惜,那个时候看电视的机会少,而且由于电视才在中国发展起来,能在荧屏上看到的主持人也就那么几个,所以现在回头一看,我还真没崇拜过哪个主持人。但是让我觉得很欣赏的主持人还是有的,而且还不止一个;至于国内外节目的不同,我觉得是制作环境的不同是最大的不同,就是说在国外你可以做很纯粹的谈话类节目,可以把这个谈话类节目去做成很低级无聊的搞笑节目,也可以去把这个谈话类节目做成很严肃很一本正经的政论性节目,只要你有收视率,你就可以上。但是在国内,或多或少这些风格都混杂在一起了,反倒失去了鲜明的特点。

德国之声:“鲁豫有约”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在这个节目这么多年的过程中,您又没有遭遇到过所谓的“瓶颈期”?

陈鲁豫:有时候的确也有节目该怎么继续做下去的困扰,但是那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节目组的。有过好几次,想不出好的聊天对象、想不出好的主题,整个组的人就憋在那里,大家都在那里提方案。不过每次都是过几天,熬过那个坎也就好了。

Chen Luyu, TV-Moderatorin
图像来源: DW/Jiang Xioaming

德国之声:那么您觉得“鲁豫有约”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很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现在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您会不会感觉到压力?节目本身又是如何在求新求变、吸引观众呢?

陈鲁豫:从性格上来说,其实我就不是一个喜欢经常有变化的人。从“鲁豫有约”开播到现在,我觉得谈不上有大的风格调整,当然在节目中,我们为了适应观众和节目本身的要求,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说:香港回归十周年那一期,我们就第一次走出了演播厅,到外面去做了那期节目。至于压力,我觉得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了节目,就可以超越压力去生存,通过你做的电视节目,观众可以喜欢你认可你,这就让我觉得很开心了。

德国之声:您从事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行业以来,主持过《艺苑风景线》、《凤凰早班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现在的“鲁豫有约”是最适合您主持风格的吗?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再跑去做别的类型的节目?

陈鲁豫:我觉得“鲁豫有约”是到目前为止最适合我的节目,这个节目也一直让我做的很开心。像以前的《凤凰早班车》大清早就要起来去上班,非常的辛苦,其实我是一个内心不太喜欢做政治新闻类节目的人……

德国之声:那个时候大家都说您是一个“工作狂”……

陈鲁豫:那是被工作逼出来的。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开始准备节目,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没有办法长久忍受的。但是我这个人的一个好处就是:只要接过手的节目,我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做好,哪怕再苦再累我都会给领导也好、观众也好,交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至于有没有想过再去做其他节目,我说了,我不是一个喜欢经常有变化的人,而且现在做节目之外时间那么少,也的确没有精力去尝试做别的节目了。

德国之声:那您怎么会突然想到去参与拍摄电影《我是蒋干》?这是您玩票尝试主持人之外的身份呢?还是准备长期参与这一类的工作,在主持人的身份之外长期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

陈鲁豫:我一直就有拍摄一部电影的想法。至于为什么会选《我是蒋干》,是因为在网上看到这部小说,读了之后觉得不错,推荐给身边的人看,也觉得很有意思,值得拍成电影。然后我就让人去找作者联系,巧的是,作者就在北京,而且谈下来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版权费用也比我事先预想的要低得多,投资拍摄的费用也不大,于是最后就决定投拍了。现在剧本已经改到第三版了,相信很快就可以完成了。决定参与这个电影的根本原因还是投资额,算下来找得不是问题,也能承受得起,于是就当圆自己的一个电影梦想吧?如果到时候这部电影取得成功了的话,也许还会继续做下去吧?

德国之声:您怎么看待现在网络对于传统电视的冲击?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有一天也会转入网络,成为一名“网络主持人”?

陈鲁豫:我毫不怀疑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来所有的电视啊、互联网啊、手机啊……都会集中在某一个装置上,或大或小的装置而已。但是我本人对于网络还是有些距离感的,怎么说呢,就是觉得网络不够真实,就像现在我们坐在这里说话一样,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对方的存在,但是在网上,你就不知道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是否真实存在,是一个虚拟人物,还是一段录像?都不好说。而且我的网络知识有限,平时和网络的接触也就是收发一下电子邮件,上网看些东西等等,都是最基本的。随着网络的发展,我觉得我的节目会和网络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家可以在网上观看、下载,我的节目可以通过网络更广泛、有效的传播,比如用手机就可以收看“鲁豫有约”。但是制作节目本身我想还是会在这样的摄影棚里,在这里我才会有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