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再掀话剧热

严严2008年11月17日

由法国人安德鲁设计、耗资3.5亿美元建成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被视为东西方艺术的体现,落成一年来那里经常上演芭蕾、话剧、音乐会等艺术佳作。美国媒体称,中国人不仅在经济上赶超西方强国,就连文化领域也包括在内。现在奥地利、英国等著名作家的戏剧作品被频频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仅11月就有27部话剧在北京同期公演。德国之声记者采访话剧业内人士告诉您北京人有多爱话剧。

https://p.dw.com/p/FwbW
中国国家大剧院夜景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走咱看话剧去!”如果 现在再提到北京的文化时尚当属话剧为先。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798艺术区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行为艺术?郭德刚相声也让人们找回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从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到新锐海归制作人边文彤打造的小剧场话剧《谁爱谁爱谁谁》不难看出,话剧已不单是传统表演艺术的象征,而是在商业文化下、市场经济大潮中加上了商业标签的文化产品。北京御嘉影视公司张为为表示,话剧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它是一个可以针砭时弊的地方。他说:“国家对电视媒体和网络、报刊都有严格的新闻管制,但是在话剧的舞台上更能真实地体现作者的本意,在舞台上你甚至可以说很多愤青的语言。”

几年前在话剧没有进入市场化的年代,中国各地话剧团都存在资金紧缺问题,话剧演员不再只局限于舞台工作,他们走下舞台走进大银幕。然而近两年来当先锋话剧、贺岁话剧、明星话剧等多元化的话剧形式出现之后,意味着话剧开始真正走向百姓生活。因为不论从表演方式到演员阵容都更接近于“真实”。

Die Schauspielerin Valery Tscheplanowa und der Schauspieler und Regisseur Dimiter Gotscheff (hinten), aufgenommen am 06.09.2007 im Deutschen Theater (DT) in Berlin während einer Probe des Theaterstück
柏林大剧院排演的名剧《哈姆雷特机器》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

从事多年影视市场运作的张为为先生知道,话剧进入市场的关键有赖于中国整体经济市场的发展。他说:“我相信只有在中国整个大气候都繁荣发展的时候,观众才能花上200元去看一场话剧,制作方才能保证在1500人的大剧院里有很高的上座率。”

但令人担忧的是话剧多了,排演话剧的影视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比比皆是。就拿本月将要在北京上演的小剧场话剧《谁爱谁爱谁谁》来说,剧本是以1900年奥地利剧作家施尼茨勒的经典剧作《轮舞》改编而成,是一部典型的都市题材话剧。它将话剧这门原本属于西方的舶来品幻化成不拘泥于传统的戏剧表现模式。无论是从台词、剧情还是舞美形体都融入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那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有中国文化评论价家担心,有些经典戏剧被改的变了味儿或是被恶搞后会导致今后的中国话剧沦为“廉价“艺术品。

负责该剧制品的张为为觉得现在的话剧能成为被大众喜爱而且接受的文化形式是件好事,因为没有人规定艺术必须是高高在上的,他认为能被大众接受的就是好作品。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愿意去做一个没人喜欢、没人愿意看的作品。话剧到今天其实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多元化话剧形式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市场竞争的结果。目前话剧市场正处于不断整合的阶段,选择符合大众和社会感兴趣的题材让话剧这门艺术能更广的持续发展也未尝不可。”

如果哪天话剧可以回归成国家行为,国家像投资大剧院一样也同样为文化产业注资,或许艺术家们才能专注于创作大俗大雅的精英式文化作品,才能使中国话剧成为赶超西方强国的文化利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