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包让中国中产阶级趋之若鹜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6.03.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名牌包让中国中产阶级趋之若鹜

为了能参加流行音乐会,顶级夜总会或者是剧院的首场演出,人们可能会甘愿排长队。 但是在香港,只为了能买到名牌包。

一名叫做塞莱斯特•罗(Celeste Law)的学生和她朋友卡丽娜•陆(Karina Luh)耐心地等候在一个香港香奈儿分店门外的队伍中。 这两个20岁的学生都提着很醒目的包 - 塞拉斯特提着一个路易威登的包,她朋友的包是香奈儿的。为了能买这些昂贵的包,塞莱斯特和她的朋友都在做兼职并攒了一年的钱。"我们想要那些包,因为他们的牌子很有名", 塞拉斯特说,"人们会注意的你的包,而这会让我感到自信。"

甚至在周末早上,香港广东道上的购物人群也一如既往的拥挤,无论是手提包,背包还是晚装包,很多人愿意为了一只品牌包而在它的旗舰店支付一大笔钱。消费者中很多人来自中国大陆,为了能把所买的东西带回家,他们中的一些还带着手提箱。

从富翁到中产

这些奢侈品已经不再是中国百万富翁们的专属品,中国的奢侈品市场现在由新兴的中产阶级驾驭, 而真正的富豪则将进军更高档的市场 - 他们很情愿为了一个中意的名牌包花费数千美元。

Prada集团的首席营运官塞巴斯蒂安•苏尔(Sebastian Suhl)告诉记者说,仅2010年Prada在中国的手提包销售额就增长了百分之八十,而与此同时MiuMiu品牌的销售额却猛增了5倍之多。"我们觉得我们只触及到了中国潜在市场的表面",苏尔补充到。里昂证券亚太市场(CLSA Asia-Pacific Markets)的经济公司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并将拥有全球市场百分之四十四的销售额,其规模甚至会大于目前的全球市场。 

克里斯蒂娜•高(Christina Ko)在香港时尚达人的博客中写道,亚洲人对于奢侈包的热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比起土豆,亚洲人更喜欢米饭,同样他们也更青睐名牌包胜过于非品牌包。"

两个月的工资

一名香港时尚摄影博客的作者阿曼达•李(Amanda Lee)告诉记者说: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购买路易斯威登的包,而那些已经拥有LV的人现在正在寻找其它的奢侈品。"

朱启宏是一名销售助理,同时也是推动这个产业的消费者:她拥有15个奢侈包,并曾经为一个手提包一次性花费4万港币,而这是"她两个月的工资"。朱说她喜欢名牌包,因为"当我提着包时,我享受在街上被人注视的感觉。"但是她绝不会买假货,"我害怕被发现。"

随着消费者日渐增长的经验,他们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一些名牌包上市时,其仿制品也会相应随之而来。假货现在在中国很有市场,但相比之下真正的奢侈品市场却更大。

尽管女性是设计师们最主要的竞争目标,但在激烈的竞争之下男性也不能例外,现在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时尚的"男士包"。

限量版受青睐

在位于港高档商品中心的一个二手名牌包商店"米兰站"里,有些包的要价可能会比原始的零售价还要贵。"人们总会询问一些更贵的限量版的包。"店长杰克•刘(Jackie Lau)说,"人们不会为买一个设计师手袋而感觉到愧疚,因为它就像一种投资。"顾客可以随时将他们的包卖掉,然后买一个新的。也有些足够幸运的人可以被列在为限量版包而制定的等候名单上,他们可以直接将这些包卖给一个二手店并获得利润。

为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包而制定等候名单是很常见的。一般规格的Mulberry Alexa包也要等上几个月。最受追捧的还是爱玛仕的伯金包(Hermes Birkin),该款产品手工制作,需耗时18个小时。为了制作一个鳄鱼皮款式的包,需要使用来自四条鳄鱼最精细的部位的皮革。一位爱玛仕发言人告诉记者说,一个镶满钻石的顶级包可能要花费9千到16万港币。 

贝恩(Bain&Company)公司的一位咨询顾问在去年宣称,中国女性貌似对"奢侈耻辱"是有免疫力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她们甚至还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地方的女性。

手提包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一个人成功和财富的象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设计师手袋俱乐部中来,这种观念也有可能会改变。阿曼达有一个家人送的香奈儿的牛仔布包,- "提着它没有人可以看见双C的标志",她说。"如果他们真的了解香奈儿,就会从款型等细节知道谁是它的设计师,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名牌包。"

来源:Judith Evans (法新社) 编译:梦圆

责编:石涛

  • 日期 06.03.2011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0SU0
  • 日期 06.03.2011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0SU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