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甘地--自由与反抗的象征 | 文化经纬 | DW | 30.01.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圣雄甘地--自由与反抗的象征

圣雄甘地是一位正直、坚持道德原则的政治家:他主张以非暴力方式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最终领导印度获得了独立。圣雄甘地被印度人视为自由与反抗的象征。60年前的今天(1月30日)圣雄甘地遭到印度教狂热分子枪杀。

当年轻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前往南非时,他相信公正与法律,这是他在伦敦学到的内容。但是在南非,甘地看到的却是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移民的歧视。

当有一天甘地仅仅因为自己是印度人而被一位白人列车员赶下火车后,他感到极其愤慨,决定以和平方式向这种不公平的种族歧视发起反抗。海德堡大学南亚研究所的历史学家吉塔·达拉帕尔-弗利克表示:“甘地非常重视个人道德上的完美,他将其称为真理。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一种真正的生活,一种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而政治则应该为这样的生活提供支持。”

为了坚持这种真理,甘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坚定地遵守了自己的精神原则,而且还将“禁欲”作为了个人净化的一部分。在南非,甘地从一位矜持的年轻律师变成了一位反抗英国殖民者、反对歧视的积极分子。

当甘地20年后回到印度时,他的非暴力抵抗思想早已形成。甘地很快成了印度国大党的领袖。达拉帕尔-弗利克表示:“印度1915年的情况非常令人沮丧。在1915年以前,印度国大党只是一个讨论俱乐部。1920年,甘地领导国大党展开了民众运动。在甘地的倡议和支持下,国大党成为了一个受民众拥护的党派。”

印度很多受压迫民众都将甘地视为自由与反抗的化身。他们从甘地那里获得了自信。位于德里的甘地和平基金会主席拉哈·巴特表示:“之前印度人没有那么勇敢。但是‘追求真理’的信条让他们变得无所畏惧。他们知道,我们要战斗,但我们不是用武器进行战斗,而是用精神的力量,使用真理。他们变得无所畏惧,即便因追寻真理而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上世纪30年代,印度出现了一股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而甘地则是这一运动的领军人物。1930年,很多参加示威的群众效仿甘地徒步走到海边取盐,以打破英国对盐的垄断,反抗运动达到了高潮。另外,甘地还组织人们抵制英国产品,例如曼彻斯特生产的服装。拉哈·巴特表示:“不合作运动的一项内容是焚烧进口服装。人们将自己所有的进口服装都投入火中烧毁。甘地以这种方式告诉大家,我们要拥有自己的国家、独立的国家,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不需要依赖外国的产品或者帮助。”

甘地一再被英国人投入监狱,也一再重新投入争取独立的斗争。与此同时,他还努力从内部改变印度社会森严的种姓制度,帮助贱民获取尊严。历史学家达拉帕尔-弗利克表示,这让甘地受到了全世界的敬仰。他说:“他唤醒了英国人的良心,同时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感。当时出现了‘以道德对抗帝国主义政权’的说法。甘地告诉人们,受到殖民统治的农民有能力向拥有军队的殖民者发起反抗。”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甘地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过甘地和平基金会的巴特表示,印度的独立同时也标志了甘地的失败。因为甘地希望按照自己的梦想塑造印度,希望印度社会的发展能够符合他的理念。但是他对印度发展的设想与印度独立后的真正发展完全不同。

甘地原本希望建立一个由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组成的完整国家,但是最后,他接受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独立的方案。在印巴冲突中,有数千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印度独立后几个月,也就是1948年初,甘地被一名印度狂热分子枪杀。

  • 日期 30.01.2008
  • 作者 Ana Lehmann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CzdS
  • 日期 30.01.2008
  • 作者 Ana Lehmann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Cz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