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地生活工作的女执事 | 文化经纬 | DW | 14.07.201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在圣地生活工作的女执事

1851年,莱茵地区的一位牧师和四名女执事在圣地耶路撒冷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迄今,巴勒斯坦学童依然可以在这所名为“大利大古米”(Talitha kumi)的学校学习德语,接受中小学教育,获得德国的高中毕业证书。

(德国之声中文网)1851年复活节,五位行者准时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古城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视为自己神圣之地的耶路撒冷,当时正属奥斯曼帝国统治。这一男四女五位行者从杜塞尔多夫附近位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凯撒斯韦特(Kaiserswerth)出发,长途跋涉,经柏林和维也纳,抵达圣地耶路撒冷。领头人是路德新教牧师特奥多尔·弗利德纳(Theodor Fliedner),他的四位同路人是接受过培训的女执事,一行人准备在耶路撒冷开展慈善事业,救护病人,开办学堂。

神圣之城

1836年,弗利德纳在凯撒斯韦特创建了路德新教的女执事会。参加这一宗教社团的女性,发誓终身不嫁、服从教会、无私奉献,她们希望通过帮助贫弱、通过护理病患,得到灵魂的净化升华。很快,女执事遍布全德各地,护理病人,开办学堂。弗利德纳的憧憬是,也在远方开展这样的慈善事业,譬如说在耶路撒冷,用弗利德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我们所朝拜之救主昔日曾行走其间、救助治愈患者的"地方。

到达耶路撒冷后,弗利德纳和四位女执事先租了一栋房,开展工作。但当时圣城的规定是严禁对信奉伊斯兰教的本地人传教,只许在基督教其它教派的信徒中宣传路德新教。不久后,弗利德纳即返回德国,留下女执事们在耶路撒冷继续发展。她们先是光护理病人,后来才办校,学生主要是信奉基督教的女孩。她们经常把课堂搬到学校的房顶,一边上课,一边将耶路撒冷尽收眼底。学校发展很快,学生人数多达50来名,那栋小房子已难以容纳。

"闺女,起来吧!"

不久后,新房就落成。1868年,女子学校搬进了新楼,而且很快也有了一个正式名字,即"大利大古米"(Talitha kumi)。这是亚兰语"闺女,起来吧!"的意思,源自《圣经》的《马可福音》,正式翻译为"闺女,我吩咐你起来!"。按圣经故事,耶稣当年就是用这句话,让一个女孩起死回生的。女子学校选其作为校名,就是为了树立女孩的自信心,培养她们的自立能力,譬如用德语和阿拉伯语学习各门功课。

虽然历经艰辛,其中不泛包括干旱、蝗祸在内的天灾,但大利大古米女校还是得以茁壮成长,很快又增设了大众学校部、幼儿园部、家政学校部、师资(包括幼儿师资)培训部等。来自德意志的基督徒,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当时奥斯曼帝国掌管耶路撒冷的主事们也予赞许。1871年,女校校长不无自豪地描写了当时总督的访问:"他事无巨细地了解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学校停留了很长时间,对学校的工作深表赞赏。"

两场世界大战

一次大战结束后,因与德国的渊源,大部分女执事都被英军关押在拘留营,校楼被一所英国女子学校占用。1925年,德国女执事才得以返校,重新开始对130来名女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但好景不长,1939年又爆发了下一大战,女执事们又被关进拘留营。当时作为保护国负责管理巴勒斯坦的英国,面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内战般的冲突,几乎束手无策。巴勒斯坦当时也成为在欧洲大陆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纷纷涌至的逃难之地。在此背景下,只有两名阿拉伯修女被准许留校继续工作,而学校那古色古香的校楼又再次被没收。1948年围绕以色列的建国而爆发了中东战争,使许多巴勒斯坦人被迫逃离,耶路撒冷分裂为东西两区,东为阿拉伯区,西为犹太区。大利大古米女校地处犹太西区。

不屈不挠的女执事们在离耶路撒冷不远、主要由巴勒斯坦人居住的贝特加拉创建了新的大利大古米女子学校。然而时隔不久,由于经费紧缺,加之女执事的人数越来越少,使得她们维持不了学校的工作,最终不得不彻底撤离圣地。1975年,凯撒斯韦特的女执事会将学校转交柏林的传教会。今天,大利大古米学校依然健在,数百名学生在这里就读,其中大部分是女生,但也有男生,因为该校现在也对男孩开放。结业时学生得到的是德国的高级中学毕业证书,有资格在德国直接进入大学。

作者:Marc von Lüpke-Schwarz 译者:施彦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