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日报”,影响不小 | 文化经纬 | DW | 17.09.200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小小“日报”,影响不小

将近三十年前,西德出现了一份名为“日报”的小报。它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西德政治形势的产物,是一份另类的报纸。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雨,“日报”不仅存在下来,而且成了德国媒体世界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线。

“日报”在柏林的总部,看来俭朴得很

“日报”在柏林的总部,看来俭朴得很

七十年代,西德经历了遭受左翼红军派恐怖主义袭击的“多事之秋”。数名政界和经济界的重要人物被绑架杀害,民航班机被劫持。1977年9月,联邦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汉斯-马丁·施莱耶尔被红军派绑架,四十多天后,警方在一辆遗弃的汽车后备厢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当时,西德众多媒体惟恐与左翼政治势力沾边,纷纷自我约束言论,设置报道禁区。

1997年至1999年担任“日报”编辑的约尔格·马格瑙针对当时西德的形势说,七十年代后期,“左派被人视为红军派恐怖组织的同情者,他们被妖魔化、罪恶化,受到迫害和监视。左派的声音无法出现在媒体世界中”。在这样的形势下,1978年9月,“日报”作为左派的喉舌首次出版,1979年改为每天出版,直到今天。

早期的“日报”是一份理想主义意识形态运动的报纸,在发展过程中,它越来越专业化,也适应了联邦德国新闻界的普遍标准。马格瑙认为,“日报”反映了西德七十年代以来新市民阶层的形成过程和他们的需求。

“日报”从创办开始,经过很长时间才找到自己与联邦德国国家之间的关系。开始时,“日报”在世界许多重要地区派驻了记者,而对当时德国联邦政府所在地波恩却不屑一顾。直到四年后,“日报”总编才“想起”应在波恩派驻一名记者。这样,日报才开始与议会、多党制和国家有了直接接触。就像家中一个半成年的男孩抵制父亲的权威,长成后又与父亲重归于好一样。

“日报”在许多方面属于先锋派。它是当时西德学生最爱读的报纸,为许多媒体提供了新一代的媒体工作者。“日报”是最早停止排字、而使用电脑排版、并设有互联网网页的德国报纸。它也是为加强德国人民的生态意识、最早拥有环保版面的德国报纸。“日报”把幽默和讽刺带进了德国媒体世界,一改德国媒体生硬呆板的面孔。

“日报”有六万名常年订户。在许多报纸不断失去常年订户的今天,“日报”一直能保持订户不减少。“日报”实行合作制,这一模式也有利于保持订户,从而在财政上保证了报社的稳定。“日报”不依靠广告办报,与其它报纸相比,不受广告收入多少的影响。

在“日报”创刊即将三十周年之际,马格瑙为这份报纸撰写了编年记。这不仅是对“日报”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这份报纸的学术性深刻分析。读者从这本编年记中也可以了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德国左派的发展道路。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