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布什新政策和欧美关系走向何方?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11月11日

美国大选结束已经一个多星期,但对布殊新内阁外交政策的关注,本周依然是香港媒体的焦点之一。在中国内政方面,《苹果日报》的一篇文章还提出了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社会代价问题。

https://p.dw.com/p/5qAO
读报关注美国大选的香港市民图像来源: AP

香港《明报》本周发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牛军的文章,评述布什连任之后的中美关系。文章说:“以往两党竞选人在对华政策上比的是谁更强硬,这次双方的趋同点是他们都主张建立稳定、积极的对华关系,尽管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侧重。这种变化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状况和特点,显然比大选中没有争论本身更值得重视。其次需要关注的,是与总统选举同时进行的国会选举,以及由此基本确定的未来的白宫主人与国会之间的关系,是大致和谐的,还是比较紧张的。今次选举共和党略微扩大了在国会参众两院的优势,可以大致预期,白宫与国会的关系将会与过去四年一样,比较平和。……第三个需要关注的,是布什政府中一些关键位置由什么样的人担任。可以预见,布什政府不会改变其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不过过去四年推行极端单边主义所造成的困难,如在伊拉克局势中面临的困境、与欧洲盟国的紧张关系、朝核危机的僵局、随时可能急剧恶化的伊朗核问题等,都将促使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其极端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否则将一事无成。从小布什的竞选纲领中,已经可以嗅到一些政策调整的味道。”

文章总结道:“根据对以上三个因素的分析,加上中国与小布什政府在各个层级上已经进行了4年的磨合,双方都已积累了足够经验,可以预期中美关系不会因为今次选举的结果出现动汤。当然也还要指出,中美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也是结构性的,不能指望未来4年中美关系在各个领域都会一帆风顺。”

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香港《太阳报》今天也发表长篇分析文章,称欧洲可能调整其对美关系。文章写道:“欧盟近期正在对美国大选后欧美关系作审慎的评估,基本结论是:第二任期的布殊内阁将谋求与欧洲修复关系,因此欧洲也应该投桃报李,尽快使跨大西洋关系走上正规。这便是法国外长日前发表《致美国的公开信》的背景。……欧美关系若得到迅速修复,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如何,值得中国的战略分析家们仔细研究。”

《太阳报》的文章还分析了法国通过为巴解组织领袖提供治疗,而可能在“后阿拉法特时代”发挥独特作用的可能性。文章说:“法国一名高级官员在对笔者透露,九六年他随一个法国代表团访问巴勒斯坦,受到阿拉法特的亲自接见;其间,阿拉法特忽然问道:‘希拉克医生最近如何?’法国代表团成员都感到奇怪,阿拉法特为什么将希拉克称为‘医生’?原来,更早的时候,希拉克便向阿拉法特打招呼,若遇到任何问题,都可直接找他本人解决,从此阿拉法特便将希拉克称为‘希拉克医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法国长期来对巴解组织的同情和支持的立场。正是这一立场,凸现法美在中东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也成为法国此次醒目接受阿拉法特治疗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可以想象,‘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国必将在调解以巴冲突方面发挥比较独特的作用。”

在中国大陆内政方面,《苹果日报》本周发表文章,评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社会代价。文章写道:“人数庞大的低廉劳动力,令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独步全球,吸引全球的企业蜂拥前来投资设厂,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因。为甚么中国的工人如此廉价呢?首先,中国有十三亿的人口,待业青年的数量更是惊人,但同时,这也跟中国政府对人力市场实行了间接的“补助”有关。在中国,雇主淘汰工人的门槛很低。也就是说,工厂或企业的管理层很容易便可以把在职的工人赶走,所需要的法律或行政手续很简单,所要作出的赔偿也非常低。在此情况下,企业自然会把高龄和高薪的工人“请走”,代之以低廉的年轻工人,藉此减省成本。因此,中国工人被解雇的速度很快,更替的比例也很高,……结果,中国的劳动市场充斥大量的中年失业人士。这是非常浪费人才的,这些中年失业工人大多都是经验丰富的熟手技工,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应可为家庭、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却因为畸形的劳动力市场而被淘汰掉。更可怕的是,他们找不到新工作,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势必成为社会的沉重的包袱,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的问题最后还是要政府来承担。换言之,中国政府其实承担了很多原本该由企业负起的责任,变相由全社会向企业作出补贴,从而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如此低廉。”(报摘: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