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070909 Mythos Schiller

2009年11月10日

古典文学家席勒今天不再是最叫座的作家了。他的作品在中学课本中逐渐消失。但以席勒命名的学校,街道及广场在德国仍比比皆是。这证明,推崇席勒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而在19世纪中叶达到高峰。这也是新生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建立民族国家的时期。

https://p.dw.com/p/KSOT
在德国,很多城市都有席勒的雕像图像来源: DW

1859年,德国上下纪念席勒诞辰100周年时,就唱颂着这首歌。居住在科隆的历史学家奥托丹讲述道:"当时直到小城镇都有自发的庆祝席勒诞辰的活动。教师、神甫及学者手里都拿着歌篇。到处都有彩车。第一个工人俱乐部也在那时诞生了。人们都陶醉了。可以说这是德国19世纪最大的群众庆祝活动。"

奥托丹强调说,这是一种政治的陶醉。1848年失败的革命仅过去10年。王公贵族仍旧是德国的统治者。但建立统一德国的理念仍旧没有被遗忘。而诞生在100年前、只活了46岁的席勒仍被人们狂热地崇拜着,并被人民看作是反专制的先驱。奥托丹说:"席勒一直在努力地抗争着专制。他具有高度的社会和政治敏感。"

不久之后,新生的工人运动将席勒看作是劳动人民的同盟军。奥托丹讲述道:"解放运动完全吸收了19世纪前半叶的共和精神。包含席勒《自由颂》的第九交响乐给工人运动造成很大的影响。除夕之夜,第九交响乐是必演的节目。"

席勒在他的有生之年便是一个神话,一个传奇了。他那些充满自由思想和共和激情的话剧作品激励和震撼了人们。席勒在耶拿大学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

席勒不仅仅在德国受到推崇,他的名声还远播国外。法国公民大会授与他荣誉公民的称号。丹麦贵族用金钱来支持这位负债累累的诗人。奥托丹说:"席勒写了许多欧洲其它国家历史事件的剧本。为西班牙写了"唐-卡洛斯",为瑞士写了"威廉-退尔",为英国写了"玛丽雅-斯图亚特"。他未完成作品"德米特里乌斯"则是为俄国写的。"

但席勒在20世纪却被利用来宣传民族主义。1934年,纳粹组织了希特勒青年团的接力赛跑。电台转播了这次活动:"同胞们,在1934年夏至节之际,帝国斯图加特电台转达德国青少年对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敬意。弗里德里希-席勒!弗里德里希-席勒!席勒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1940年,纳粹德国还拍摄了一部名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宣传影片。但对席勒的推崇在纳粹德国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席勒的自由精神与纳粹意识形态格格不入。历史学家奥托丹解释说:"纳粹也意识到,宣传席勒不能为纳粹带来好处。最后希特勒下令禁演席勒的作品,特别是"唐-卡洛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席勒归为纳粹的宣传工具一类。"

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在东西德之间展开了有关席勒遗产文化政策上的竞争。因此在东西德都有重要的席勒纪念场所就不奇怪了。奥托丹说:"托马斯-曼在1955年期间同时受到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邀请。他在西德的斯图加特和东德的魏玛做了内容相同的关于席勒的讲座。"

东德比较自信地维护着这一文化遗产,常常引用歌德的名句"他是我们的"。而联邦德国的情况则是另外一个样子。一些年轻导演挑衅性地改编了席勒的剧本,造成社会轰动。学校里也很少阅读席勒的作品。而在教育改革后,席勒的作品则被完全剔出了学校的教学大纲。

席勒的悲剧作品经受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验。在今天的欧洲舞台上还上演着经过改编的席勒悲剧。

作者:Cornelia Rabitz/王雪丁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