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亚太委员会负责人谈金融危机与美中作用

叶宣2008年10月18日

中国一度是许多德国企业十分看好的市场,然而近一两年时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开始降温。目前全球经济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在以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德国,由于对欧美经济景气的悲观,许多部门和行业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德国之声中文广播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的负责人施特拉克。

https://p.dw.com/p/FbmL
中国受影响的同时也有机会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一些专家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由于担心欧美市场的萎缩,德国企业将更加重视与中国的业务。这似乎并不是一种新的趋势?

施特拉克:这一趋势已经存在多年。过去一段时间,亚洲的经济增长一直高于西欧,美国等传统市场。德国企业已经做出了反应,将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家作为新的重点,扩大在这些国家的业务。我想这个趋势会保持下去。

德国之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我们就看到不同报道称,在华投资的德国企业对中国生产的前景不那么看好,原因包括原材料涨价,能源供应瓶颈,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这与您刚才所说的不矛盾吗?

施特拉克:这并不矛盾。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与前几年相比,的确有所下降,可以说正在进行一种整合。不过整体看来还是相当强劲。我相信在亚洲富于增长潜力的市场上,同出口一样,德国企业的投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因为全球各地的原料价格都在上涨,无论是在德国,东欧还是东亚。

德国之声: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无疑会继续上升。

施特拉克:我们现在看到的趋势是,中国正在试图从廉价和劳动密集型生产基地向高技术合作伙伴转型。在中国生产的高技术含量的商品越来越多。电信企业华为就是这一发展的典型例子。我们对此持积极态度。因为技术发展水平与德国接近的国家,是德国企业对外销售的最大客户,所以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发展,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这同西欧和美国市场的情况是一样的。同时我们很高兴看到劳动密集型企业离开工资成本较高的沿海城市,向内地转移,这将推动中国内地的发展,比如成都,重庆这样的二线城市的发展。

德国之声: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事实却是如此吗?

施特拉克:事实证明,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少数几个对全球经济起到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中国的国民经济,包括银行业,制造业和充足的美元储备都是稳定经济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金融和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破裂后,市场清理的过程也已经开始了。其实不是说中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而是应该说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相当大。没有中国,情况会大不一样。

德国之声: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也相当大。作为金融危机的后果,中国出口业的损失是否会超出人们的预料?

施特拉克:我无法预测中国出口的发展趋势。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出口不会出现明显的滑坡。像德国的汽车制造业这样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产业,担心销售大减是由道理的,因为消费者可能会推迟购买大件商品。而日常消费品则不会遇到这么大的麻烦。 中国的出口产品正是以日常消费品为主的。所以我对中国对全球的出口将维持稳定比较乐观。

德国之声:最近德国媒体的一些评论认为,美国主导世界金融市场的时代将终结,欧洲应该更加重视中国,俄罗斯等门槛国家的作用。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施特拉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低估美国的经济活力。美国拥有健康和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这次危机也显示,市场调节是有效的,哪里出现了过热,市场就会有所反应。目前美国经济的基本数据仍然良好,我看不出美国经济会在本次危机后受到严重削弱。反之每次危机也都会带来一些机遇,我相信美国有不少优秀的企业会把握这一点。

德国之声:就是说,所谓的金融危机将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预言还不会变成现实?

施特拉克:至少金融危机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正像去年的8国峰会所显示的那样,没有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参与,国际社会无法作出重大的决定。在世贸组织也是这样。这些国家应被纳入重大国际问题的决策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