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境内的佛教葬礼

Oliver Cech2007年12月8日

与西方国家忌讳谈论死亡的习俗完全相反,佛教徒对死亡坦然面对。那么,在西方的佛教葬礼是怎样的呢?

https://p.dw.com/p/CZ3l
图像来源: Flickr/aakaakaakaakaak

德国莱茵地区一个基督教公墓播放着异国音乐。一位女基督徒长期患病之后医治无效死亡。逝世前她向其女友表达了希望在下葬时为她播放日本笛子乐曲的愿望。这是日本僧侣打坐时通常使用的一种乐器。

生活在德国的其他宗教教徒如何处理丧事呢,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根据一项调查,三分之二的德国人主张不要过多去考虑死亡,否则会影响人们对生活的兴趣。但是佛教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例如达赖喇嘛一再强调,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每天都会想到他的死亡。这使他对生活有了特殊的价值观。

用竹迪吹奏哀乐是佛教殡葬礼仪的形式之一。由于欧洲汇集着各种不同的亚洲习俗和文化传统,因而也没有固定的殡葬形式。德国波恩“席特哈尔塔之家“的科普勒认为在西方举行的大多数佛教葬礼,外在形式与基督教葬礼没有太大区别,区别仅在于其内缘。科普勒告诉说,他在主持佛教殡葬仪式时,非常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让人们真正明白,虽然躯体现在往生,但是来世开始。也就是说死者告别了过去。另外一点对佛教徒来说或许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给亡人的灵魂以帮助。也就是超渡。

科普勒主持佛教葬礼已经多年。他指出,在佛教徒看来,死后土葬还是火葬无关紧要,与对亡人的临终关怀相比,佛教的丧葬仪式已经不是十分重要。然而,佛教对死亡的见解与西方的现代医学理论之间有很大分歧。

科普勒相信,按佛教教义,死者的灵魂一段时间内还在其躯体附近,或者与死者的躯体相连;也有人认为,死者的灵魂还在,因此周围发生的一切都能察觉。所以,给予死者更多的尊重,安宁和照顾极其重要,不要简单地给亡者送终。

按照佛教的观点,一个人停止呼吸8小时之内,应该让死者享有充分的安宁,以便让死者的灵魂出窍。在这一过程中,死者的灵魂就如同西藏生死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进入一种梦幻般中间状态。在这一阶段,死者的灵魂在为自己寻找着下一个生存之地,为此他还需要众人的帮助。

重要的是,活着的人不能因为爱或者与死者生前结下的恩怨而让死者不得安宁。活着的人要与死者彻底告别,让他真正一走了之,轻松地去完成中间阶段的任务。所说的人体四大元素“水,火,土和空气”也在从中发挥着作用。科普勒主持的葬礼最后,哀悼的人都会将四大元素的象征物抛入死者墓穴,以表明这个躯体由四大元素组成。如果灵魂脱离了躯体,躯体也就变得支离破碎。科普勒认为,此时才是真正的解脱,不论是对死者还是周围所有活着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真正的解脱:“能够摆脱死亡带来的悲痛更为重要。 人们不知道死者的感受,但是活着的人的感受,是看得到的。”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