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和普通人眼中的中国 | 文化经纬 | DW | 15.10.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德国媒体和普通人眼中的中国

德国著名的新闻周刊《明镜周刊》(Der Spiegel)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争夺财富的世界大战》(World War for Wealth)的文章,对德国新近的一本同名畅销书作了详细介绍。

这本书是《明镜周刊》柏林办公室主任、德国记者加博尔·施泰因加特(Gabor Steingart)的著作。在书中他对亚洲的崛起进行了阐述,认为亚洲的飞速发展将撼动欧洲的地位,而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的经济领袖。

施泰因加特在书中写道:西方可以把崛起的亚洲国家称作“竞争对手”,也可以沿袭以往的叫法,把它们称作“发展中国家”,但是诚实的做法却应该是把它们称作“进攻性国家”。

他认为西方主宰世界的时代正在远去,最终的赢家将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在于它们翻开历史崭新一页的坚定决心和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

施泰因加特说,相反地,美国和欧洲的工业能力正在遭到削弱,因为工厂不断向东方转移。同时一个新的叫做“进口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市场大量充斥着外国的产品,欧洲失去的生产能力却以进口商品的形式返还回来。

施泰因加特预测说中国只消30年就可以确定它在全球市场中的显著地位,因为这个国家现在还在不断从西方获得其发展所需的帮助。他说中国喜欢复制。西方国家的公司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先拿自己的技术作为交换条件。如何制造飞机发动机,如何改变植物的基因这些西方国家花了很长时间才积累起来的先进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中国拿走了。

此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力还在于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巨大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使得中国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把工作岗位从别的国家抢到自己手里。

为此,最后施泰因加特号召欧洲和美国团结起来,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设立技术标准并在全球经济范围中推行,以夺回失去的领地。

DaimlerCrysler eröffnet Fabrik in China

戴-克集团在中国的新厂

施泰因加特的“亚洲和中国威胁论”并不是个案,德国媒体的报道充满了对中国经济、人权等问题的担忧。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德国普通民众对中国是什么态度呢?先听听女人们的看法。二十多岁的纽娜是一家牙医诊所的护士,她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她父亲去过上海多次,所以她听到过一些关于上海的事情。“上海是一个大城市,人很多。我爸爸说如果只讲英语不懂中文的话就很难理解所有的东西。比方说他在饭馆吃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照顾他,不停地往他的杯子里加水、加酒,最后他实在喝不了了,只好把手捂在杯子口上。”

中年妇女斯特法妮目前没有工作,在家带两个孩子。她说:“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目前有很多地方还没有人居住。我听说中国的北方比较穷,那儿的人们只种庄稼。我想到中国去看看,那儿一定非常有趣儿。我相信中国会改变。”

中年妇女佩特拉在一家经销日用品的公司上班,她也没有去过中国,但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人都很友好,汉语很有意思,我很想学习中国汉字。那一定很有意思。”

谈起对中国的看法,男人们的话似乎比女人们要多一些。70岁的帕斯托斯在波恩一家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他年轻的时候过去中国,现在也很关注中国的发展。“我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思想的革命,人们在对自身进行新的思考,思考怎样才能为自己、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认为20、30年后中国就会变成一个比欧洲和美国更有吸引力的国家。当然,中国也从我们这儿拿走技术,这样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取得巨大进步,不像我们那样要花很长时间。之后他们用非常便宜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一点也让我们感到不安。中国应该鼓励它的精英们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不至于迷失在别人的影子里。”

弗雷德里克是德国一家科技公司的职员。他说:“我们欧洲必须关注中国,因为很多工业生产都移到中国去了,我们这儿就没有工作了。我想我们应该把先进的工业技术介绍给中国,不过他们窃取我们东西的动作也是够快的。还有就是人权问题。我在报纸上读到很多文章,说在中国如果政府要向人们征地用作工业或建筑之用时,人们就必须离开,没有反抗的权利。”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德国邮政大楼上班的三十左右模样的德国男士说:“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国,所以我很难作出评判。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媒体。在这个基础上,我说我对中国的印象是:中国正在迅速发展,不过很多事情都被政府控制着。欧洲公司要去中国做生意很难,所以我们双方还需要努力。”

DW.COM

  • 日期 15.10.2006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FaE
  • 日期 15.10.2006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F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