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教授指点如何有效备考 | 在线报导 | DW | 12.08.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德国心理学教授指点如何有效备考

不上课的日子并不永远等于不学习的日子。对德国许多大学生来说,现在正是需要抓紧学习的时候,因为考试在即。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备考呢?一位德国教授专门为此出版了一本书。

在回答如何更有效率地准备考试时,德国大学生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

"我最喜欢的学习方法是用卡片,拿着卡片跟我自己讨论。尽管这看上去有点怪怪的,但却是有用的。我从小学5年级开始就是这样学的。"

"跟朋友们一起学。我们自己做笔记。总结,复习。"

"我试着把书背下来。"

"喝很多水,这就足够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科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更好地学习》一书作者马丁·舒斯特(Martin Schuster)也明白这一点。他指出,多数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准备考试的阶段特别高,有时候甚至太高了,

"有时候是个热情过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有很高的热情,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这里。所以应该去了解怎么学习才是正确的这方面的相关信息。"

有人依靠条理 有人需要压力

一个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最迟在考试后就可以知道了。女学生卡洛琳·杜里希(Carolin Duerig)正处于准备大考阶段。她觉得应该有条有理地来准备,"因为我正在准备毕业考试,我每周学习6天。因此,我基本上按一个学习计划表来学。也就是说,我在每周开始的时候就准备好,我接下来要怎么学。"

马丁·舒斯特也认为,一个这样的学习计划是有效学习的一个好战略。但考试的准备并不是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学习的成就通常也是跟生活的成就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当然担心,这是否会成功,这是否不会成功。"

一种对学习的恐惧使一些学生不敢投入学习,浪费了许多时间,直到没有很多时间了才全力以赴。但是,学心理学的女学生莉阿·坎佩尔曼认为,有些人恰恰需要这样的时间压力,"其他人在考试前两个月的时候就坐在图书馆里了,可是我就是不行,我还不在状态。也就是说,对我来说,时间压力也是一个动力。"

Zentralabitur in NRW

学习方式与文化差异也有关系

怎么学习,也跟学习者的习惯或者文化背景有关。舒斯特说:"在阿拉伯文化圈里,人们主要通过背书来学习。背诵古兰经等。他们非常重视背诵,在我们文化圈,要求按意义来学习,有推理地复述,这样的学习方法他们还需要去适应,去练习。这是特殊的,不同年龄的人进入这个文化圈,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年龄段的人会对此不知所措。"

马丁·舒斯特在他的《更好地学习》一书里对如何正确学习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比如他指出,把学习材料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集中注意力去阅读,然后提出问题来解答,或者由自己来解答,或者跟朋友们一起。阅读只具有一种表面的作用,直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有关学习材料了,才能够在考试的时候更容易地把所学掏出来。这对全世界所有的学习者来说都是一样的。

"图文并茂"有助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马丁·舒斯特还有另一个好点子,"学习配有插图的材料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更容易,通过这些材料,可以展开想象,因而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容易。学习中在脑子里把材料化成思想地图,用图画来丰富材料,把纯文字的结构引入一个有空间感的结构,变成图像化的呼之欲出的符号,是很有效的。"

"思想地图"用英语说叫"Mind Maps",从一个中心概念画出通往其它领域的一根根线条来,最终就形成了学习材料的一幅正确图画。以这个方式或者其它方式学习了考试材料后,考试就到来了。在这个日子里,许多学生的心情会变得特别紧张。对此,舒斯特教授也有一个建议:"有利的做法是做一些运动,不要太多地去想学习材料。如果在临考试之际再次去阅读相关材料,再次把那材料的具体方面唤入到脑子里来,就会把脑子固定在这些内容上,这些内容就会覆盖掉其它内容。特别有利的做法是,在考试开始前的几个小时里不要再去想那些材料,最好做一些运动,从而减少紧张激素。"

作者:Donate Ritter 编译:平心

责编:石涛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