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青年在中国“打工”

2010年4月18日

德国公司派往中国的专业人员及企业领导越来越多。而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跟德国截然不同,因此被派往中国工作的人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及灵活性。

https://p.dw.com/p/MyzJ
位于上海的C&A图像来源: DW/Qi Li

雷娜·哈瑟尔霍斯特(Lena Haselhorst)觉得自己很幸运。几个月前,她才完成了学业,而现在她已经拿到到了工作合同,并且她的公司还将派她去中国工作两年。对这位27岁的姑娘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雷娜告知:"我被派到河北省河间市工作。这是座有77万人口的城市,在中国这还算是座小城市。我紧张地期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

中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

哈瑟尔霍斯特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是国民经济,并能够说流利的汉语。德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很需要象她这样的专业及领导人才。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Inwent)国外工作介绍所工作人员阿尔舍尔(Christian Alscher)解释说,德国公司现在不再象以前那样,只往中国派遣技术工人了。据他的经验,德国公司现在很喜欢派遣年轻人出国工作。而中国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传统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仍旧很大。

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语言、文化、饮食及日常生活:所有这一切在中国都不一样。打算去中国工作的德国人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便能更好地克服在中国遇到的困难。德国劳工局国外职业介绍中心工作人员拉贝(Beate Raabe)强调说,在去中国之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因为"中国的文化氛围与德国完全不同。人们在走之前应该了解这些不同之处。"

而文化差异的挑战也同时蕴藏着很大的机遇。阿尔舍尔称,去中国工作的德国人基本都很成功。正因为中国与德国的巨大差异,外派人员的准备工作就充分得多。而派往西方文化国家工作的人却准备得不够充分,在那里遇到的麻烦反而比在中国还大。许多在中国工作过的德国人回国后倒不太习惯了。阿尔舍尔对此解释说:"在国外呆久了的人,回国后反倒不习惯本国的文化了。人们常常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人们在回来后会发现,异国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

哈瑟尔霍斯特三个月后就要去中国了。在这三个月期间,她将在公司里熟悉业务,并做去中国的准备工作,同时她还打算抽时间温习汉语。想起要去中国她就激动不已。她说这是那种盼望的喜悦。她感觉会在中国渡过激动人心的两年。

作者:Christoph Ricking/王雪丁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