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0508 Presseschau

2009年8月5日

藏人精神领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达赖喇嘛结束了在德国的四天演讲,前往瑞士。《法兰克福评论报》发表文章,介绍并分析了达赖喇嘛在西方国家公众中享有的崇高形象:

https://p.dw.com/p/J3rp
达赖喇嘛在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体育场演讲现场图像来源: AP

"本周,他再次在德国停留。象以往一样,只要达赖喇嘛出现,听众就笑不可仰。象佛和曼荼罗一样,幽默也属于他的学说。'生活的艺术'是他在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体育场四天讲授的主题,除了佛教以外,达赖喇嘛也谈大脑研究、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和与贫困做斗争。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把精神、政治和科学混合在一起的节目经久不衰,他已在数十个体育场登台,向数百万人做过宣讲。他谦虚,身着红色袈裟、戴着永远不时髦的眼镜,拥有成为超级明星的一切条件。

达赖喇嘛是一位世纪人物。我们时代的所有重大题材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反映。1959年,他躲避共产党,逃出故乡,流亡印度,这使他成了冷战的象征,同时也成了和平主义的圣像。由于他个人的魅力和努力,西藏问题不仅变为一场具有世界政治意义的冲突,而且也造就了有关西方人权和民主价值观应该如何与全球化经济和政治情势相结合的舆论。他是贫穷的弱者与权贵富豪斗争的象征,他体现了当代在宗教和科学之间对人生意义的寻求,反映了传统与进步的结合。达赖喇嘛是包含现代重大问题的微型宇宙。"

文章介绍了达赖喇嘛的一生后写道,达赖喇嘛从来"不把自己视为传教士","直到今天,他一再指出,人类应该在自己的宗教和传统中寻找精神支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信仰上。这样,达赖喇嘛成了一个放之四海都灵验的神":

"他不仅是藏人认同的形象,反对全球化的人以及经理老总们也把他视为榜样。政治家们喜欢沐浴在他的光泽下,为了在本国人民中得分,他们不惜冒北京恼怒的风险。这是因为无论左派还是右派,与达赖喇嘛交往总不会错。他是替代教皇的另一种选择:他拥抱世界,但不教条;他宽容,不咄咄逼人;他有爱心,但不提出要求。

他虽然喜欢批评西方消费社会,但始终不使人感到疼痛,最多只产生挠痒的舒服感觉。每个人都可以把他的学说看作开源宗教,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用。

达赖喇嘛对他提出的重大问题没有真正的答案或解决方法,他在台上所说和书中所写的内容,几乎都没有超出一般哲理的范围。但从他嘴中说出,听起来就不平淡。他说起话来很轻松,摆脱了任何激昂的口号,使人无法质疑其真实性。达赖喇嘛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从未有过的人物:一个并不看重自己命运的悲剧式英雄。"

摘译:王羊

责编:乐然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