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惯例是否可以打破? | 媒体看中国 | DW | 12.10.201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惯例是否可以打破?

通过十九大巩固权力的习近平,会不会在之后寻求打破惯例,在两届总书记任期后继续执掌中共?中国加强对朝鲜制裁,又对习惯了中朝贸易的边境城市丹东造成怎样的影响?周四的德语报刊,关注了这些话题。

德语媒体:惯例是否可以打破?

(德国之声中文网) 周四的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习近平的庆典"为题,分析了即将到来的中共十九大及其后的政治形势。文章在断定习近平的地位将更加巩固之后,抛出了一个令许多人困惑的问题:习近平是否会打破惯例,将自己的总书记任期延长到第三届?

"现在还不清楚的是,习近平的长期政治野心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宪法只规定了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的任期不能超过两届,中共党章却没有规定总书记的任期限制。2002年的江泽民、2012年的胡锦涛则为后人竖立了榜样,两届任期后在一党专政体系下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要是习近平2022年打破这一惯例、继续担任中共党内的最高职务,就会产生大麻烦。届时中共会面临形势失稳的风险:在一党专政的国家内,一旦有人怀疑掌权者还会在位多久,幕后就会发生一场权力争斗。这个国家有可能像毛泽东时代一样,由一个强权人物掌控到死;也有可能像其他国家一样,掌权者在政变中被推翻。"

"习近平本人则没有透露任何计划。十年前的中共十七大上,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习近平入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意味着他将在五年后接替胡锦涛。就算今年不会有重大的人事决策,外界依然要问:习近平到底有没有把任期延长到十五年的打算。更多人则是在猜测,习近平之所以还不指定接班人,是为了避免削弱自己的地位、防止自己在第二任期内成为跛脚鸭。还有一种可能则是2022年习近平卸去总书记职位,同时又像邓小平那样在幕后牵线操控。"

China Schiff aus Nordkorea in Dandong

航行在鸭绿江上的朝鲜驳船,背景是中国丹东市

乌尔姆出版的《西南新闻报》则以"中国终于动真格"为题,描绘了中朝边境的最新图景。特意走访了丹东市的该报驻华记者指出,长年获益于中朝贸易的丹东民众,必须适应制裁的新情况。

"一个月前,中国政府也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加强对朝制裁决议投了赞成票。现在,中国当局在中朝边境地区严格执行该决议。这可一点也不寻常。按照官方的说法,北京很早就开始对当年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执行联合国制裁。但是在丹东市,没有人理会这些规定。商人继续向朝鲜官员出售奢侈品以及汽车零配件,海关或者边防部队则眼开眼闭,甚至据说还有可能收受贿赂。截至不久前,朝鲜外贸的91%都是通过中国完成。但是,9月3日早晨,丹东的大地再次震动,几天后人们确认,朝鲜又试爆了一枚核弹。由此,北京对于曾经的盟友的耐心也到了尽头。"

"铁丝网沿着鸭绿江两岸修建,不过在丹东市内,并没有铁丝网。这座城市是通往朝鲜的大门……自毛泽东的时代起,中国就在中朝边境地区驻扎了几十万军队,丹东也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至今依然如此。与此同时,这座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也是一座贸易大都市,主要都是与朝鲜的生意。据当地人介绍,丹东的一切几乎都与朝鲜有着某种形式的关系,这里的居民不是军人就是商人。"

文章接着指出,以前在丹东市或多或少被官方容忍的一些惯常行为,现在都被明确禁止。在连接两国口岸的友谊大桥上,车辆的行进速度也明显变慢。"大部分都是破旧的卡车,它们以步行的速度通过这座941米长的桥梁。从前,驶过大桥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根本看不到尾,但这个时代早已过去。现在只允许食品都基本生活物资运往朝鲜。中国当局加强了对过境车辆的检查,即便是一辆小货车,也会遭到彻底的搜索。"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相关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