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禽流感” | 媒体看中国 | DW | 02.02.201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意识形态的“禽流感”

禽流感蔓延引发香港人对食物政治的忧虑。普通话、教科书和春晚“红歌”都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政治“传染病”。

(德国之声中文网)由于对禽流感蔓延的担心加重,中国多地下令禁止活禽交易,香港政府也捕杀两万只家禽。《明报》就此发表数篇评论文章。黄宇轩在《被锢身锁命的香港活鸡业与中港"禽流互动"》一文中介绍张少强教授观点,即中共政权逐步掌控香港的食水与肉类供应,紧握香港的生命线,在中港矛盾日益加剧的当下,这领域势必成为拉锯的战场。

黄宇轩说,原本一只染有禽流感、来自内地的活鸡,只会让香港活鸡业进入21天既定的禁售程序,悄悄地继续之前的循环。可是,对本地农业复兴的关注、本土意识抬头、中港矛盾到达临界点、政府认受性跌至新低、社交网络对政治的新影响,种种因素加起来,让一只染有禽流感、来自内地的活鸡,变成了一只蝴蝶,带来连串莫测的效应。

刘海龙在《港人港鸡自给自足》一文中认为,目前香港活鸡的市场占有率近六成,内地主要输入冰鲜鸡,大陆活鸡的重要性愈来愈低。香港只要回复2007年的活鸡生产数量,就能完全满足近年市民的需求,不再输入内地活鸡以杜绝交叉感染。刘海龙说,"自给自足"这四字看似敏感,其实只不过是城市的基本责任,尤其是当中国已成为粮食入口国,未来更将会因气候变化及水土污染减产,粮食供应只会愈见波动。

Rentner Hongkong Markt

香港活鸡供应可自给自足?

普通话挤压广东话?

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普通话教中文所为何事》,作者陈仲明对香港普通话教学提出质疑。他说,十年母语教学,令香港英语水平全线下滑。一波未完,另一场教学语言战争已经悄悄打响了,就是普教中(普通话教中文科)。

2000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把普教中列为长远目标,然后由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语常会)协助推行,但把决定权交给学校。目前全港统计普教中学校的比例已达34%,实际数字更高。陈仲明认为,香港学生的母语是广东话,不是普通话,现在要学生以非母语学习中文科,是否自相矛盾?普通话教中文事实上可能压缩了广东话的使用空间。

陈仲明说,广东话不但是香港的语言,更是香港文化的核心。在课堂上用广东话学习自己的语文,是香港人的基本尊严,也是广东话地位的象征。"如今,港人竟主动自毁长城,想来简直匪夷所思"。

zur Meldung - China auf Wachstumskurs

普通话教学被认为压缩了港人的母语空间

台湾教科书复辟?

台湾教育部在1月27日开会通过高中历史课纲修订,称是合法的课纲"微调"。台湾《自由时报》发表评论文章《党国幽灵仍在宰制台湾》,反对教育部的说法。

作者陈翠莲是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她认为过去威权统治时代,政府当局只手遮天掌握了历史诠释权,只灌输"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台湾是反共复国基地"的观念。直到1997年《认识台湾》教科书,台湾首次有了从史前到当代完整的台湾史书写。2008年国民党政府重新执政之后,开始着手历史教育的复辟,教育部透过课纲调整,强行灌输"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史观,完全忽视台湾社会多数人的看法。

陈翠莲说,此次课纲调整,宣称历史教科书要符合《宪法》,实在是欺人之说。"若要依照《宪法》书写教科书,岂不该回到30年前'中共叛乱'、'反共复国'的表述方式?马英九总统的'一中各表'都难逃违宪呢!"

春晚"英雄赞歌"唱给谁?

央视春晚一台"红歌"引起网民热议,也由此延续了由于当年"红卫兵"道歉而触发的关于"文革"和毛泽东历史功过的争论。大量对中共进行批评的微博被删除,其中包括网民"凯特主席"所说:"春节晚会大规模长时间表演红歌,肯定不是导演的个人喜好。春晚一直就包含一定政治寓意,看来CCTV很了解领导的喜好,我们也可借此管窥新一届领导人的价值取向,起码也能了解一点他们的艺术品位。"

网民"黄奴-依然"的观点也被删除:"《英雄赞歌》是为一场错误的战争编造的赞歌,用胸膛阻挡机枪,把肉身投入到炮火,期待普通百姓的孩子如此愚昧与'英雄',这种非人性的歌唱应当以历史存照的形式警示后代,而不是又拿出来'歌颂'。原型王成蒋庆泉因被美军炮击震昏被俘。熬过艰难的战俘生涯回到国内一直受到批斗,1981年才取消处分。"

网民"谓贤"认为:"若不通过立法程序定性文革是反人类罪,并将纪念堂改建为文革纪念馆,中国的政治就不可能拨乱反正走向现代文明。"

摘编:张平

责编:叶宣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