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胀,两月内再升基准利率 | 媒体看中国 | DW | 27.12.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抗通胀,两月内再升基准利率

圣诞节第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是中国中央央行两个月内第二次提升基准利率。《维也纳日报》说,这一金融政策措施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和物业价格泡沫":

中国食品价格11月上涨5.1%

中国食品价格11月上涨5.1%

"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使11月份的物价上升指数达到5.1%,为近两年半来的最高值。食品费用的急剧攀升尤其影响中国数亿穷人的生活,所以政府害怕出现社会动乱。为了防患于未然,政府也下令控制价格。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说,中国政府再次提息是要表现自己与通货膨胀做斗争的决心。年底前提息的效果更好,这样中长期存贷款的利率可以在新年开始时按照基准利率进行调整。

"大多数专家曾预计中国会提息,但不能肯定是否今年内会做出决定。由于预料政府会收紧银根,中国的股市指数自11月中旬以来就下跌了近10%。为了遏制价格上涨的压力,10月份中央银行已首次提高利率,这是近三年来的第一次。"

担心通胀,抢购黄金

《德国金融时报》也注意到,中国央行的提息措施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及随之产生的抢购黄金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

"由于担心通货膨胀,许多中国人纷纷购买黄金。据游说组织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去年中国的黄金总需求已升至450吨。分析家们预计,今年还会继续增长。最近,中国央行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黄金储量。转向黄金的原因是房地产泡沫面临破灭,北京已采取了消除危险的步骤。出自对房市过热的担心,中国禁止外国人在中国购买超过一套住宅或一幢房子的房产。外国企业也只能购买自用房地产。专家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对物业加大征税。"

中美金融政策出现潜在冲突

《德国金融时报》还指出,在国际上,由于美国把美元基准利率一直保持在历史最低价位,中国升息的措施与美国的金融政策出现了潜在冲突:

"北京一再指责美国执行低息政策,导致投资者在追逐更高红利的过程中把金钱投入中国,促使了中国物业价格上涨。相反,美国多年来指责中国通过货币政策支撑自己的经济。

"所以,在讨论中国人为保持人民币低价位的问题时,中国提息的措施有利于中国。提高利率后,国内的中国人把金钱存在国内就更为划算,人民币就不会因国家大量购买美元而额外受到削弱。此外,北京也试图通过控制资本流通,防止出现这一情况。但观察家们也指出,总有人会通过合法或非法途径,例如利用进出口发票的差价,绕过这一措施。"

报摘:王羊

责编:李鱼

以上文字摘自或编译自其它媒体,不必然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