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全球化:中非艺术的一次对话 | 文化经纬 | DW | 25.07.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文化与全球化:中非艺术的一次对话

五名来自非洲和五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互访对方国家之后,目前又在德国聚首。他们注意到文化的全球化以及经济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在德国科隆展出的刚果艺术品

在德国科隆展出的刚果艺术品

包括年轻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及作家在内的五名来自金沙萨和五名来自广州的艺术家进行了互访活动,他们试着在对方国家寻找本国文化的踪迹。在全球化大潮中,来自各国的日常物资和日用品充斥着全球市场。艺术家们也注意到,文化的全球化及经济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中国廉价货充斥非洲零售市场

在德国举行的一项"世界戏剧节"活动上,这些艺术家们再次相会,并展出了个人作品。维裘荷伊斯对布料最感兴趣。在访问中国的时候,他注意到当地如何批量生产T-恤衫和鞋子,其中大部分是在家乡金沙萨市场上贩卖的名牌仿冒品。因此,他在米尔海姆临时艺术作坊里的一张大桌子上,把各种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毛线团铺陈开来:有的已经扯断,有的还缠绕得很整齐。线团的颜色鲜艳绚丽。维裘荷伊斯介绍说:"全是中国制造,然后出口非洲。中国生产的T-恤衫、运动鞋充斥着非洲和世界市场。我决定用这些不同的颜色来象征中国。中国产品主宰着我们当前的文化。"

Festival Theater der Welt in Mülheim Vitshois Mwilambe

来自刚果金沙萨的艺术家维裘荷伊斯

来自香港的潘春松摆出无数的小塑料娃娃,都是在金沙萨市场上买的,比如儿童玩具,身穿绿色制服的跷勇士兵和战士。饱经内战蹂躏的非洲现状令潘春松感到担心。他指出:内战虽然已经停止,但看上去一团糟。作为访客的他们在当地非常孤立,无法深入民间社会,只能看见表面的东西。但是这些表面东西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包括政治体系、警察、运输,以及商品交易等所有事务都缺乏系统性规划,情况一塌糊涂。

Festival Theater der Welt in Mülheim Pak Chuen Sheung

来自香港的艺术家潘春松

中国不是殖民主义者

刚果艺术家们表示,中国批量生产的体恤衫和巨大的街道修筑工程,形成非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图像。虽然如此,如果因此而把中国视为新的殖民主义者则是不正确的。其实中国也是一个典范。曾去过广州的雕塑家福雷迪·钦巴说,他看到的中国是一个发展、进步,同时也重视传统的国家。

中国现在已成为许多非洲人民找工作及寻求未来发展的移民国。钦巴在米尔海姆临时艺术作坊展出的,正好是用一千把大砍刀作成的装置艺术品。它所突显的当然是一种矛盾关系:大砍刀是中国出口刚果的第一宗批量商品,而且至今是最受欢迎的中国外销产品 - 一种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非洲种族大屠杀的武器。

Festival Theater der Welt in Mülheim

"世界戏剧节"活动的场景之一

金沙萨禁止外人任意拍照

而中国艺术家则是以一种保留态度总结他们的非洲经验。中国早就处于另一个发展阶段。对蒋钧来说,金沙萨的经验令他感到困惑,他表示,在金沙萨没有购买任何东西,但拍了四千张照片。摄影在那里是违法行为,但蒋钧仍然拍了不少。在那里,每一个被拍照的人都会火冒三丈,甚至暴力相向。

对这场中、非之争欧洲不介入,被视为傲慢和有优越感。这次有三名刚果艺术家无法前来德国,因为德国使馆拒发签证。钦巴评论道:"非洲为什么转向中国?因为欧洲关闭了大门,前往欧洲非常困难。而中国甚至发给我们为期一年的签证。中国需要人力,欧洲就没这么简单。欧洲实行的非洲政策令人难以接受,迄今如此。"

中国拒发签证

不过艺术家们也坦率指出,一名刚果女同事没拿到中国签证,因为她护照上填写的职业是记者。

在参观艺术作坊时,有些中国艺术家也发出了自我批评的声音。女建筑师程淑玉总结说:"我们在金沙萨看到的中国货全是最廉价、最劣质的仿冒产品,全是我们早就抛弃不要的东西。在金沙萨看到这些充斥市场的中国廉价商品,简直令人抓狂。中国自己现在已朝向西方水平的产品质量看齐。"

作者:Cornelia Rabitz 编译:杨家华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