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五类"改变中国 | 北京观察 | DW | 02.08.2012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北京观察

新"黑五类"改变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31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美国 “以‘网络自由’为号召,以维权律师、地下宗教、异见人士、网络领袖、弱势人群为核心,以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渗透中国基层,为中国的’改变创造条件”。这种说法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真正的挑战来自哪里",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美国所所长袁鹏。文章一开始就断言说中国"真正的难题不是国际和周边局势,而是内部的体制变革和社会生态;真正的威胁不是军事冲突,而是金融、社会、网络、外交等非军事麻烦。"应该说这个判断不无道理。接下来,作者却大谈美国的中国战略,指出美国会利用这些麻烦来阻止中国的崛起。

在提出被简称为”维教异网弱“的新"黑五类"人群之后,文章的结论是,"中国宜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战略观念,将国家安全防范的重心由局部的外在军事冲突风险转向全面的内部体制机制重塑。"在很多人看来,这无异于说,要严厉控制和打击新"黑五类",防止他们被美国利用来颠覆中共 政权。

Pressefoto zu Bildband Roter Nachrichtensoldat

文革时的"黑五类"是专政的对象

以国家利益和政权稳定为名,将一部分人从民众中分离出来,作为防范和打击的对象,而且刚好是"五类人",这自然让人想到"黑五类"。那是"文革"期间为一部分公民确立的政治身份,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简称"地富反坏右"。被戴上这些帽子的人及其家庭成员 ,失去了大多政治权利,成为专政对象。他们随时可能被拉出来批斗、毒打和羞辱,在求学、求职、晋级、分房、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机会和福利都被剥夺,还被要求进行灵魂的自我改造。而与之相对的"红五类",即政治身份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 和革命军人的人(简称"工农兵学商"),则在社会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上公然拥有更多的特权。在"文革"高峰期,红卫兵变本加厉,私设刑堂和拘押场所,致使"黑五类"惨遭迫害。1979年,中共作出对"黑五类"摘帽的决定。

专制政权的惯用伎俩有两个,一是对外塑造敌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灌输仇恨意识,充分 夸张和想像,制造一个或多个阴险狠毒的国际敌人。二是对内挑拨分裂,划分等级,挑起群众斗群众。袁鹏先生的这篇文章,体现的就是这种思维。仿佛恐怖的昔日重新降临,难怪网络一片唏嘘。

但是世易时移,新"黑五类"与老"黑五类"大不相同。老"黑五类"基于阶级立场,通过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专政,肆意剥夺他们的公民权利。新"黑五类"则是基于权利意识,是为自己和大多数人主张公民权利的人。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一个政府不仅不能保护将弱势人群,还将之视为威胁国家崛起的障碍,正如网络人士评论的那样,是一种赤裸裸的纳粹思维,也把大多数人纳入了维稳范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与人民为敌"。

Symbolbild Iran Internet Zensur

表达异见是"与人们为敌"?

事实上统治者不需要袁鹏先生的提醒,早已经将"国家安全防范"的重心,由外在的军事冲突转向全面的"内部体制和机制塑造",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维稳经费高于军费"的统治状况。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连统治者内部都日夜焦虑,更不用说接受袁先生的建议,继续"转向"和扩大"塑造"了。

值得注意的是,新"黑五类"和袁鹏先生有着共同的判断和吁请,同样认为应该"转向全面的内部体制和机制塑造","为改变中国创造条件"。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维护统治者利益,主张打压新"黑五类";后者是为了维护公民权利,视新公民权利为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正如袁先生所说,新"黑五类"正在改变中国,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公平正义与财富,而不仅仅是维护新"红五类"统治利益的所谓"国家的崛起"。

作者:长平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