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太在德国的经历(3): 求学篇 | 文化经纬 | DW | 30.12.200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李太太在德国的经历(3): 求学篇

来自台湾的李家一家四口来到德国。李先生和李太太八十年代曾在德国留学,现在李先生受邀在波恩大学做一年研究工作。在这儿我们请李太太讲述了她在德国生活的感受与经历,很平凡,很普通....

李太太在德国

李太太在德国

李家的子女还在小,中学求学阶段,在德国是属于义务教育期间,所以必须上学。但是因为两个小孩都不会德文,如何找到合适的学校就读,对李家是个困扰。如果上美国学校或其它国际学校,上课时可以使用英文,但费用太高,李家负担不起。如果上普通的德国中学,又怕小孩根本听不懂。正当全家陷入两难时,李先生恩师史密特的太太为李家哥哥找到一家中学。

这所中学提供一个专门为波恩的新住民设计的课程,这所学校叫做布雷西特中学。校长史坦克先生提到设立这项课程的目的:“ 我们设了这么一个班级,大约有二十个小孩,他们都是很大了才来德国,或者他们是随着父母暂居德国。我们希望他们经由这个课程,加强德文的学习, 因此可以很快融入这个社会,或者即使稍候离开这个国家,在这个语言上也可以有些心得。”

为了使得新移民可以更迅速的融入德国的社会,政府不只在 布雷希特中学,也在其它的6个波恩中学也有类似的课程。

李家哥哥很快的进入学校系统,也找到新的朋友,因为班上有三位同学来自中国,这些同学在刚开始的时后,为他翻译,协助他更快的进入情况。 李家哥哥一方面觉得学习德文很麻烦,一方面其实也很庆幸暂时逃开在台湾时所感受到的强大的升学压力。

不管是在台湾、中国、日本或是韩国,学生的升学压力都很大,要考进理想的学校,学生得从早读到晚,并且读很多参考书,参加许多补习课程。再德国情况却不一样。在德国即便是高中最高年级的学生,每天最晚下午三点便下课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小学生,下午十二点半或是一点就下课了。中小学生一周平均只上二十八小时的课。

校长史坦克先生提到为什么那么早放学的理由:“德国学生的家长,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家长,很在意学生的音乐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他们希望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音乐课程或者参加文化活动, 所以不希望他们在学校待太久。”

来自中国的学生也认为德国的学习环境较理想,十五岁的张苏觉得德国的学习方式和环境比较好。他说:“我当然喜欢这里的环境。在中国作业比较多,若在中国主要是培养如何考试那高分,在这边上课作业很少,而且都是锻炼人的能力的作业。比如像这儿经常会有做广告或是小报的功课,练我们的综合能力,不像在中国镇日抄单词。”

校长史坦克先生说明德国中学教育的目的在于:“ 德国教育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人的养成教育,希望培养人民成为一个融入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人。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或是进入大学的能力,使得未来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可以有一席

之地 。”

李家父母对小孩的期许是希望他们在德国的短暂停留中,能够放开心胸,张开双手迎接新的朋友,认识欧洲文化,享受异国风情,接纳不同的意见,也让自己能够停下脚步,沉淀下来,检视自己。

  • 日期 30.12.2004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3o8
  • 日期 30.12.2004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3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