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中国留学生导演“果果的秋天” | 文化经纬 | DW | 20.03.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柏林中国留学生导演“果果的秋天”

柏林电影学院导演系的中国留学生唐丹,和德国同学马克斯•彭策以及摄影老师罗伦斯•哈尔曼一起,在中国完成了她的处女作-果果的秋天。

中国女孩

中国女孩

果果的秋天讲述了一个童星果果因为母亲和自己缺乏沟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一个人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之后,她终于回到亲人的怀抱。

针对中国国内未成年人教育的种种问题,制片人井永录先生认为现今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不惜重金培养小孩,却恰恰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以至近年来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这个问题能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他们决定把果果的故事搬上银幕。

在拍摄手法方面,摄制组作了个大胆的尝试——聘请在德国留学的导演系学生唐丹和两位德国摄影师。井永录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他们用欧洲的观念和手法来叙述中国发生的事情,也许两国文化相互碰撞下能擦出火花。

这个大胆的尝试刚开始就受到一系列的挑战,语言不通让德国摄影师和中国的摄制组感到十分头疼。马克斯说:“中国人和德国人不仅在语言方面,就连身体语言都存在差异。”没有办法,两位德国摄影师只能慢慢地学一些中文词,而中国的摄影组也慢慢学些英语词,力求可以在工作上沟通。当马克斯学会了用中文数数之后,就通过数字来给灯光命名,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双方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到了最后,我们的默契已经到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简单的一个词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马克斯自豪地说。

与两位德国人合作,导演唐丹开始还担心他们觉得中国拍摄剧组不够专业,结果表明,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倒是两个德国人对中国人在艰苦的摄影条件下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十分佩服。中国人在摄影条件不够好和机器设备达不到的条件下,想出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自己搭高角架,做简单的用具等。这些在两位德国人看来非买不可的用具,中国人仅靠一双灵巧的手完成了,这不仅让她大开了眼界,也让两个德国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拍摄过程中艰苦的生活条件,是对马克斯和罗伦斯另一个巨大的考验。摄制组拍外景时住在了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而农村里并非家家户户都有象样的厕所。于是,上厕所这样的小事也让两个爱干净的德国人伤透了脑筋。“结果马克斯和阿罗两个人鼓起勇气,最后还是去了猪圈(上厕所),后来他们感觉还挺好的。”唐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今电影拍摄已经完满结束并在剪辑中。制片井永录说,整个拍摄非常令人满意,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尽管在观念和艺术,还有工作手法上,中国和德国人存在着分歧,然而到最后还是达成了共识。双方的经验差异不但没有成为拍摄的绊脚石,相反地,经过双方的切磋和试验,拍摄的效果变得更好更完美。(潘晶)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DW.COM

  • 日期 20.03.2005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编辑部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ORK
  • 日期 20.03.2005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编辑部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