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六四”必紧张 | 媒体看中国 | DW | 07.06.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每逢“六四”必紧张

年复一年,中国领导人每逢"六四"必然精神紧张。今年五月底,中国著名异议人士、"零八宪章"起草人之一刘晓波被司法部门从北京监狱转往辽宁,官方的解释是刘晓波籍贯为辽宁。『世界报』记者发表文章认为:

图为2010年6月3日晚“天安门母亲”组织发起人之一丁子霖女士在当年其子遇难的地方点燃蜡烛悼念爱子的场面

图为2010年6月3日晚“天安门母亲”组织发起人之一丁子霖女士在当年其子遇难的地方点燃蜡烛悼念爱子的场面

"实际上这是为了发出一个政治信号:当今的中国领导人不会给'六四'参与者平反。从刘晓波的朋友余杰和几十位其他反对派人士5月30日以来又被软禁一事就可以看出,北京当局的神经何等过敏。由大屠杀遇难者家属组成的联合会'天安门母亲'受到监视。美国人权组织'中国人权观察'要求北京领导人,公布事件中遇难者的人数和姓名、惩办负有罪责的人并对这个成为全国不幸事件的悲剧作出总结报告。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天安门屠杀是公开讨论的禁忌话题。

甚至无关紧要的影射也受到检查。例如,6月1日儿童节当天,『南方都市报』儿童版上的一幅画引起了震动:带有儿童涂鸦的一面学校黑板上,可以看到当年那位不知名勇士单身阻挡坦克的寓意图画,接着所有互联网版本都删除了这幅漫画。

甚至对看来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当局也做出极度反应。今年年初,德国驻北京大使馆也有所体验。去年十二月,大使馆在中国发出了自制的2010年挂历,其中一张照片是表现'德国统一20周年'的柏林墙涂鸦艺术。在混乱的文字中,隐约可见中文'六四'二字,中国官员找到大使馆,但是挂历已经寄出。"

北京改造钟鼓楼区市民讨论会被叫停

不仅"六四"是禁忌话题,甚至对北京保留部分老城区进行的讨论也不许城市居民参与。今年三月,北京改造钟鼓楼区的市民讨论会未公布原因就被临时叫停。直到最近,对这一问题才重开讨论,『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写道:

"现在终于举行了讨论。想参加讨论的人,必须预先购买价格为一百元人民币的入场券。讨论用英语进行,讨论地点距离有争议的城区很远,在一家专做欧洲菜肴的高级餐馆,餐馆位于一个由传统街道改成的游乐园内。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这种组合的结果是95%的与会者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以及几个印度妇女,他们在后殖民时代的气氛中喝'下午茶',对保持北京文化遗产问题交流看法:一场不能更为具有讽刺意义的闹剧。

文化遗产协会的创始人用简短辛辣的讽刺言辞说,我们只要朝窗外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什么是维护文化的反面,我们必须以更多的知识、更强的市民自信心和政治意志反对那些房地产投资商的不良口味。他这番话的关键之处是,在当前这种交错复杂的中国现实社会中,即使这样微不足道的市民参与也许也可以视为朝着这一方向迈出了一步。"

编译: 王羊


责编: 潇阳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日期 07.06.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Njjv
  • 日期 07.06.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Nj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