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妥协的实干家——施密特 | 德国新闻 | DW | 10.11.201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德国新闻

毫不妥协的实干家——施密特

在德国,人民尊重他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总理和智慧的政治家;而在国际上,他的经济领导能力也得到赞赏和肯定。2015年11月10日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因病在汉堡去世,享年96岁。

(德国之声中文网)他是一个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但尽管如此却得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尊重:赫尔穆特·施密特总是一再地在各种民意调查被评为德国现代史上最受欢迎的政治家--虽然他经常表现得霸道而固执。

在欧洲深陷债务和金融危机期间,施密特在一次接受电视访问时被问到对于现任总理默克尔危机管理方式的看法,他的回答是:"我必须要好好琢磨一阵子,才能想出一个较为委婉的答案。"而当记者问到他如何评价当时担任外长的自民党政治家韦斯特韦勒的工作时,他的反应也是相当的不客气:"我不相信您是认真地想从我这里得到回答。"

对欧盟的局势发展,对德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以及对德国联邦国防军在阿富汗的使命,施密特经常提出批评性意见,但却始终在民众当中保持着很高的威望。

在"德国之秋"事件中的毫不妥协

许多德国人会说起施密特,都会回忆起在1977年秋天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旅(RAF)绑架事件中那个立场坚定强硬的总理。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施莱尔(Hanns-Martin Schleyer)的被绑架和汉莎"兰兹胡特"(Landshut)号客机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被劫持使"德国之秋"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两起恐怖行动的目的都是要求德国政府释放在押的红军旅恐怖分子--但是施密特没有妥协。

RAF Fahndungsbild

对红军旅恐怖分子的逮捕令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证明国家拥有在危难中保护自己公民的能力",后来他在解释自己当时为什么采取那样的强硬态度时透露道。对于他来说,维护公民对国家保卫功能的信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而这就意味着不能释放那些恐怖分子。"施密特派出一支联邦边防军特种部队,通过一次充满惊险的行动,将汉莎客机上的人质全部解救出来。在那之后,人们听说,施密特已经决定,如果在营救过程中出现人质死亡,他就立刻辞职。至此,对于二战结束一年后加入社民党从而踏足政坛的施密特来说,他的政治生涯已经达到了最高峰。

青云直上

早在家乡汉堡市担任内政委员的时候,施密特就已经凭借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获得了赞誉:当1962年汉堡遭遇灾难性洪水的时候,他果断地派遣联邦国防军参与抢险救灾。

Helmut Schmidt Hamburg Sturmflut 1962

在1962年汉堡洪灾期间的施密特

之后不久,他就进入了联邦政治圈:1964年,他首先是成为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1969年,在社民党首次与自民党组建联合政府之后,他被当时的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任命为国防部长。作为安全问题专家,他的威望不断提高。

1974年,当勃兰特因为纪尧姆间谍丑闻而辞职后,施密特理所当然地成为其继任者。后来,他在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坦言,从接任总理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勃兰特在德国民众当中唤起了极高的期望。"然而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这些期望已经无法兑现。

"实干家"施密特

尽管如此,施密特仍然积极而果断地着手解决问题,并且建立了一个毫不妥协的"实干家"的形象。这种行事风格不仅在上面提到的摩加迪沙人质事件中战胜恐怖主义的惊人成就中得到体现,而且也在他处理经济问题时的坚定不移中表现出来。尽管施密特当时没能够使德国经济实现彻底的改观,但是他在国内外却很快就得到了"世界经济学家"的名声--虽然带有一定的诙谐意味。不管怎样,至少德国选民在1976年和1980年两次大选中,都选择了信任他。

党内的分裂

Buchcover Helmut Schmidt Außer Dienst Eine Bilanz Siedler Verlag 2008

2008年出版的施密特回忆录封面

在这期间,施密特与自己党派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毫无摩擦的。他被认为是社民党中的右派,有时候会对党代会决议置之不理。这一紧张关系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北约双重决议的实施问题上得到了明显体现。作为坚定不移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拥护者,施密特支持美国在联邦德国部署更多的核导弹。而面对党内的反对声音及其后来组织的大型示威游行,施密特的评价是太天真:谁要是想以单方面的裁减军备来代替以合约协议裁军的话,那就等同于将其政治敌人奉为座上宾,"对于这样的人我必须要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单方面的软弱退缩从来都不能阻止强权的侵略"。

社民党带着极大的犹豫态度推行了施密特的这一路线,并且在1982年施密特从总理一职上退下来之后迅速就改变了立场。施密特的下台与社民党的执政伙伴自民党"转向"密切相关--该党在与社民党决裂之后投入了基民盟/基社盟的执政联盟。自民党的"转向"所代表的意义也包括在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方面的彻底方向转变。对于施密特来说,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自民党想要的,是"彻底告别民主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转而走向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

与自己党派的疏离

Loki und Helmut Schmidt

施密特与妻子

在这之后的很多年,施密特淡出了政治视野,成为《时代周报》(Die Zeit)的出版人之一,并且在全球各地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表演讲。

社民党的新领导层始终对他敬而远之。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他才愿意出面帮助社民党进行选举宣传造势--比如1998年支持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在施密特对社民党的发展以及领导层人选问题长期保持缄默之后,2011年,他对自己的多年棋友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公开表示支持令舆论感到十分意外,他当时说了一句话:"他可以做到",意思是施泰因布吕克能胜任总理这个职务。说这句话的时候,施密特相伴多年的妻子刚刚过世不久,后来他这样解释道:"当时我的感觉是:如果我现在不说,那么一年之后可能我就不能说了,因为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说的是实话,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有效。"

不久之后,在阔别党代会十二年之后,施密特在柏林的社民党党代会上发表了一篇备受瞩目的演讲。尽管与自己党派有过各种疏离,但是施密特毕生都是一位坚定投入的社会民主主义者。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