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烹饪中国菜的机器人“爱可”在深圳诞生

江月发自北京2006年11月26日

你能想像由机器人炒出来的中国菜是什么味道吗?你能想象下班回家后,不用再忍受烟熏火燎的油烟,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享用美味佳肴的快乐时光吗?你能想象出未来的厨房,仅仅只需要一台机器就可以代劳现在厨房里的所有器具和设备吗?这已不再是梦想,2006年10月8日,世界第一台会做中国菜的机器人在深圳诞生了。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江月从中国发来的报道。

https://p.dw.com/p/9R7X
让机器人跟你作伴

这台名为“爱可”的机器人,是由深圳繁兴科技公司投资近2000万元,历时4年开发研制成功的。机器人外形酷似一个大电冰箱。不管是鲁菜、淮扬菜、川菜还是粤菜,只要给机器人放入特制的菜料,按下按钮,几分钟后,一道热气腾腾的菜肴就可以上桌了。繁星公司的董事赵莫名先生向我们描述了机器人“爱可”,“它的形态将来会是各种各样的。我们现在做的概念样级呢它象一个盒子。这个盒子大概是一个冰箱的状态,比冰箱显得复杂一些,比如说它有个进料口,有个出料口。这个监视屏幕本身也是一个人机对话的窗口。”

下面,让我们感受一下,爱可是如何为我们烹饪一道“水晶虾仁”。将装有虾仁和配料的配菜盒放入机器人伸出的托盘中,机器人便会自动读取菜料上的条形码。轻轻按下门上的电子按钮,“爱可”会先将油倒入锅内,然后打开煤气阀,约一分钟后,“爱可”将配菜盒上的塑料薄膜先撕去一部分,盒子里的虾仁就会落入了锅中,“爱可”轻轻转动锅,大约2分钟后,“爱可”又撕掉一部分塑料薄膜,盒子里的其他配料也依次落入锅中,随后“爱可”不断地翻转锅,最后“爱可”发出提示音,表示菜已做好,紧紧用了四五分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水晶虾仁就做好了,最棒的是现场没有任何无油烟。赵先生称:“它是按秩序投放的。比如说先投放的是油,是葱花,花椒,然后是主料,然后是配料,等等。每一个菜都不同。有的投放两次,有的投放三次,最高的可能是投放六次,也就是说六次才能做好一个菜。”

机器人将烹饪工艺的灶上动作标准化,并转化为机器可解读语言,再利用机械装置和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模拟实现厨师工艺操作,不仅做到现有烹饪设备的烤、炸、煮、蒸等工艺,还能实现中国菜特有的炒、烧、熘、爆、煸等技法。赵先生称,它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省一个家庭2到3个小时的做饭时间,“对中国人来说,他每一天在采购菜肴到冲洗到切割,到最后做成,每天以两餐计,花去的时间大概是两到三个小时。有了机器人,每天可以省下的时间就是两到三个小时。”

只要你想得到,输入程序,它就可以按要求制作出符合你口味的佳肴。繁兴科技公司设想将来能像下载歌曲一样,用户将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菜单,或者用户自己编写菜单上传到网络上供人分享交流。

据悉,该机器人将在明年下半年批量生产。首先会针对餐馆、食堂,其次为大型企业、部队、机关等。最后,它将会进入家庭,这也是繁兴公司追求的最大目标。该机器人预计的售价为6-7万元人民币。赵先生称,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放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984年,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的美国人英格伯讲了他的一个愿望:我要让机器人擦地板、做饭、洗刷我的汽车和检查安全。看来,这样的日子,离普通老百姓为时不远了。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