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两难及股市困境 | 媒体看中国 | DW | 10.03.200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物权两难及股市困境

经过五年讨论、收集一万五千条建议、修改七次的中国物权法草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难产的法律。星期日新苏黎世报撰文介绍了中国从集体所有制转向私有制的艰难之处:

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

“人大本来要在2006年通过这一法律草案,但草案受到了批评。议员不听命,公众也参与讨论,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情况。老左派抱怨这一法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保守阵营担心这样做将使许多非法获取的财富合法化,会助长腐败。

数十年来,党在物权问题上悬在半空并非偶然。社会和私人财富的重新分配是中国国家改建的最复杂问题之一,是社会公正和经济政策之间的一场大劈叉。九十年代时,成千上万国有企业的经理通过获取股份使国有企业变成了私有企业。虽然不少企业扭亏为盈,但正如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所说,‘这等于一个打扫房子的清洁女工得到了整幢房子。’

更为困难的是中国九亿农民的处境。物权法要保护他们的财产免遭剥夺,但许多地方的贫富差距在继续扩大。农民今天拥有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属于集体。对农村居民来说,这是一种很合适的所有制形式,但是出卖土地得到的金钱往往流入了地方党政干部的腰包。”

中国股市的三大缺陷

上海股市的喷嚏引发了全球股市感冒。虽然中国的股市行情正在恢复,但世界各大股市仍在滴血。法兰克福星期日汇报以以下这段话揭开了中国股市的话题:

“中国的股市有三大缺陷:挂牌上市企业状况难以评估、股值价位高并听命于政治决策。去年,在禁止一年多以后,政府重新批准一些企业挂牌上市。中国股市不仅有投机,而且形成了投机泡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主流股票的市盈率高达70%,而德国安联公司仅为10%。更糟糕的是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比,中国大陆股民购买同样股票要付出更多的金钱。两地上市的37种股票中,九种股票在中国大陆的价值是香港的一倍。

尽管如此,大陆的中国人仍然购买股票。他们除了股票投资外没有别的选择,但难处在于没有人知道投资的对象经营情况如何。在中国经济界,做两本帐是微不足道的过失,股民购买股票时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十三亿人口的市场永无止境的兴旺发展上,但希望不能代替经验。

这正是危险所在,北京的政界人士已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采用共产党的历来做法:利用宣传工具进行宣传。二月初,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就对中国国内股市的泡沫上涨发出了警告,他说,投资者应考虑风险。中国报纸把这位共产党干部捧为‘中国的格林斯潘’,因为美联储前总裁也同样对股市过热提出过警告,但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

DW.COM

  • 日期 10.03.2007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yyC
  • 日期 10.03.2007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y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