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布伦茨 - 融景光与历史为一体的旅游名城 | 文化经纬 | DW | 20.11.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科布伦茨 - 融景光与历史为一体的旅游名城

从科布伦茨沿摩泽尔河逆流而上,两岸风光秀丽,上坡上满是葡萄园,小城、古堡点缀其间,令人赏心悦目。河边不时可以看到一个个自行车车队。原来,从科布伦茨到特里尔的摩泽尔河沿岸有着非常好的自行车道,长约二百公里。

位于两河教会处的科布伦茨

位于两河教会处的科布伦茨

告别游轮上岸,沿着莱茵河岸的林荫道走上几百米就是著名的德意志之角了。这里是被德国人称为父亲河的莱茵河与母亲河摩泽尔河的交汇处。大约2000年前,罗马人在此建立要塞,以“两河交汇处”命名,这就是科布伦茨。之后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定居点,经历了法兰克人、诸侯割据的时代,又被法国人占据。拿破仑失败后,普鲁士人夺回战略要地科布伦茨,并在莱茵河对岸正对德意志之角的山崖上修复了规模庞大的埃伦布莱特施泰因要塞。

今天的科布伦茨首先是一座旅游城市,无论是莱茵游船还是摩泽尔游船归来的游客都会相聚在德意志之角,威廉大帝的骑马塑像就屹立在那里,科布伦茨市旅游局的许勒先生介绍说:“这尊塑像年代并不久远,立于1897年,二战中被美军炮火摧毁。战后人们决定保留残留的基座,作为德国分裂的警示。直到1993年,威廉大帝的骑马塑像才在私人捐赠下得到重建,成为科布伦茨市最著名的景点。”

威廉大帝于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后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历史上首次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环绕德意志之角竖立着德国国旗和16个联邦州的州旗,鲜艳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在一溜州旗的末尾,竖立着一面欧盟旗帜和一面美国国旗。这里面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开始时美国旗竖立在靠前的位置,但屡次被盗,后来转到后面去了才天下太平。因为谁也不明白为什么这里要竖一面美国旗。看来德国人虽然因为二战的历史不愿把爱国主义挂在嘴上,但骨子里那股民族自尊却并未泯灭。

科布伦茨老城在二战中几乎80%被损毁,但战后得到了迅速重建,许多老式建筑恢复了外观。洒满阳光的午后在步行街上漫步,两侧是精致小巧的服装店、礼品店,没有大商厦和涌动的人潮。人们悠闲地坐在露天咖啡座或冰激凌店,边闲聊边享受一个宁静的午后。

和大多数德国城市一样,科布伦茨老城也有一座中心广场。老城广场在世井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商贩在这里叫卖、传教士在这里布道、青年在此比武。而教堂、喷泉、消防站和市政厅也必不可少。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市政厅的穿廊后面立着一尊青铜小塑像。看到地上的水迹和许勒先生狡黠的笑容,我小心地绕开水迹。果然,许勒先生向我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我们面前这尊小男孩儿的塑像就是科布伦茨市的秘密标志申格尔,他象征着莱茵地区居民的生活幽默。实际上他是个小喷泉,说不好什么时候便会喷水,行人路过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每个科布伦茨人都被称为快乐的申格尔。”

科布伦茨老城并不大,手拿地图,两腿便可丈量老城的角角落落。无论是最古老的圣.卡斯特大教堂,还是洋葱顶的圣玛利亚教堂,或是稍远点的前政府大楼和选帝侯宫殿,都不会落下。即便是高耸在河对岸山崖上的埃伦布莱特施泰因要塞,也可以从火车站、游船码头或德意志之角方便地乘专线汽车到达。

埃伦布莱特施泰因要塞是欧洲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要塞之一,里外双层战壕和围墙令要塞固若金汤。讲解员恩格尔克先生说道:“埃伦布莱特施泰因要塞始建于1816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用它来防范法国的进攻。要塞成功地起到了威慑作用,因此历史上从未爆发过战斗。可以说,我们现在正站在首都柏林的城墙前。像两千年前的罗马人一样,将城墙修得这么远是为了将敌人远远挡在家门外。”

1823年首批五百名士兵进驻要塞。首道壕沟和围墙构成要塞的主要防御工事,第二道则为退守工事,同时兼作营房和弹药库。壕沟非常深,不需向里灌水便能起到吓阻作用。坚固的围墙实际上就是火炮掩体,墙上布满发炮孔,而内部则像建在地表的宽大防空洞。16个掩体一排,由宽敞的走廊连通,以便推拉火炮。没有战斗的时候火炮另行储放。每个掩体内住25名士兵。普鲁士士兵身材矮小,只有1米5左右,所以床铺也很窄小。山崖上并不缺乏水源,1500人的要塞可以抵抗六个月的围困。

站在大练兵场上俯瞰德意志之角,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两条交通命脉尽在掌握之中。今天的要塞成为一座博物馆,同时还安置了一座青年旅舍,感兴趣的旅客,可以小住一晚,体会一下要塞旅舍的感觉。

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游客也许游兴未减,也许有些倦怠。不要紧,我给您介绍个摩泽尔河畔的好去处,那就是科布伦茨市郊的酒乡居尔斯。让我们一起到镇上的酒馆去歇歇脚,品一杯清醇甘冽的葡萄酒。摩泽尔河流域的葡萄酿酒始于公元370年。12世纪时,人们开始在山坡上建造阶梯状葡萄园,用页岩修建的梯田护墙既可以保存热量,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在坡度很大的山坡上劳作是不是很辛苦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酒农施普尔策姆先生家的小酒馆。木制的桌子上铺着印花格子布,一抹斜阳的余晖洒在墙上。舒舒服服地落座,斟上一杯淡金色清冽的干白,红光满面的施普尔策姆先生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问得好!当然了,种葡萄农民的劳动非常辛苦。特别是在盛夏,葡萄园里很热,下午甚至超过40度。但我觉得重要的是工作要使人产生兴趣,那么辛苦的劳动也能从中得到乐趣。”

葡萄园传到施普尔策姆手中已经是第四代了,1992年接手时家里共有六公顷葡萄园、12公顷果园。一家人既要忙种植和收获,又要忙酿酒和销售,夏天还要张罗花环酒馆。什么是花环酒馆呢?原来,从前每到夏季如果种葡萄农民家里还有剩酒,就在门口挂上花环,街坊四邻就会在傍晚前来喝酒聊天,喝得高兴便引昂高歌。现在政府允许每年夏季经营四个月的花环酒馆,但只在周末,并且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菜肴下酒,如冷盘、沙拉、奶酪和吐司面包。说话间施普尔策姆太太端来了一盘奶酪块,她说:“最受欢迎的是各种奶酪,像这种奶酪块是最简单的,此外还有各种奶酪组成的奶酪盘。我们还推荐给客人哪种奶酪配哪种酒最好。不少人喜欢吃味道浓重的东西,比如肝肠和血肠,确实是味重油腻。”

科布伦茨市的莱茵焰火节颇负盛名。八月盛夏之夜,由大约八十艘游轮组成的欧洲最大的游轮船队在施派至科布伦茨之间17公里长的河道上往来观赏焰火盛况,这只是地地道道的“欢乐之夜”啊!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