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网瘾戒除中心”殴打学生致死引德媒关注

2009年8月29日

中国有三亿三千八百万网民,其中一千万十来岁的青少年被视为深陷互联网不能自拔,所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网瘾戒除中心",但这些中心往往采用操练与殴打手法。直到广西一名中学生被毒打致死后,这一问题才引起社会注意。

https://p.dw.com/p/JL6N
“网瘾”怎么戒?图像来源: AP

《明镜》周刊报道了这一悲剧的经过后写道:"尤其荧光屏上的网络游戏拴住了年轻人,此外中国人也喜欢网上聊天。专家们已经把电脑的威力比作一度使中国瘫痪的鸦片,有人则担心孩子们将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流传的数字表明,犯罪的青少年中,四分之三上网成瘾。全国人大为中国青年担忧,但更担忧的是这些年轻人的父母。

所以私营戒网瘾中心在全国纷纷开张,共有四百多个,但几乎没有一个正式登记注册。它们称为'训练营'或'夏令营',通常与学校合作,有些中心只是雇用几名体育教师,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资格没有任何规定,许多经营者需要的只是听话和利润。父母支付五千至两万九千元的费用,把孩子送去戒瘾,为期一个月、两个月或三个月。但现在父母们逐渐害怕起来,害怕的不是互联网网络,而是这些中心的教练。

山东医生用电击虐待三千多名病人,所以几周前政府禁止对电脑上瘾者采用电击疗法。河北省的一个营地,135名有上网瘾癖的年轻人被送去远征:穿越内蒙古草原,28天走了850公里。广东戒瘾中心的小青年从铁窗后出示写有'紧急呼救'和'我们被殴打'的纸条。四川14岁的浦亮因肾脏受到严重损伤,正躺在医院中,据说他们也是想通过殴打消除他对电脑游戏的兴趣。"

《明镜》周刊从戒瘾谈到上瘾。文章援引一家军队医院院长的话说,父母对孩子的上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大多数父母过分管束子女,他们总想控制一切:孩子吃什么、穿什么、上大学学什么专业。这样年轻人就失去了创造性和主动权,也失去了独立自主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此外,子女学习成绩好,家庭就有好名声。如孩子不行,父母也就失去了面子。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在学校的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一些青少年顶不住这种永远追求完美和不断斥责的压力,进而逃避到电脑荧光屏前。

孩子们首次上瘾也大多是父母自己造成。早在幼儿园时期,一些父母就给子女配备了电脑,希望电脑能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但后来,网吧象雨后春笋一样到处出现,那里数据传送比家里快,没有骂声不断的父母,却有小吃和许多志同道合的网友,这些地方就成了中国小青年逃避现实的天地。"

摘译:王羊

责编:乐然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