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海地的人道救助与利益结合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9.01.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美国对海地的人道救助与利益结合

海地发生的世纪强震引发国际救助浪潮。美国率先承诺为海地的灾后重建提供数百万美元财政援助。经海地政府同意,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暂由美军监管。美国担心,海地难民会蜂拥至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此外,美国视加勒比海岛国海地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国务卿克林顿中断亚太之行,赶往海地

国务卿克林顿中断亚太之行,赶往海地

在海地发生强烈地震之后数小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承诺为海地提供高达1亿美元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他说:“我们美国人将调动一切力量为海地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包括我们的外交努力、发展援助、军队的力量,最为重要的是美国民众对灾民的同情。”

美国对海地的投入在该国历史上并不罕见,海地的殖民史持续至1804年,那一年,海地以美国为榜样摆脱欧洲殖民国家法国的压迫,宣布独立。尽管在58年后,美国才承认海地独立,但从此以后,美国始终试图影响这一加勒比海岛国的历史,其中不乏对海地强行进行干预。

目前有一万多名美军士兵进驻海地,负责为地震幸存者提供人道救援,对海地居民来说,美军士兵并不令他们感到陌生。此前,美国海军进驻海地的最后一次是2004年,那时海地因腐败之风蔓延,政府滥用权力发生血腥骚乱,多国部队进驻海地,当时的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被驱赶下台。1994年9月,美国海军士兵也曾进驻太子港,那时美国将当时的军政府驱赶下台,从而为阿里斯蒂德的上台创造了条件。

和今天一样,美国做出如此反应的动机是人道救助和自我利益的结合,它将西半球世界最富裕国家与最贫穷国家以爱恨交错的关系联在了一起。柏林技术大学拉美研究所海地问题专家格里希表示:

“这当然首先是奥巴马政府做出的人道救援决定。但与此同时这也出于争取选民的考量。人们不应忘记,奥巴马的前任布什在2005年路易斯安那州发生洪灾时救助无力。当年的许多牺牲者都是黑人,这些人的家属后来自然都将手中的选票投给了现总统。”

另外人们也担心,如果弃海地于不顾,它有可能成为除墨西哥之外美洲大陆走私毒品的又一个中转站。但与对美国军队进驻海地持批评立场的欧洲人不同的是,格里希并不认为,美国有新的殖民动机。值得深思的是绝大多数海地灾民与该国政府一样对美国的援助表示欢迎。

“出于自身的痛苦经历,海地取消了军队的存在。该国只有警察力量,没有拥有技术力量的军队,可以在遇到这样的自然灾害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既涉及清除废墟的重型机械设备,也关系到维护海地治安的问题。要知道,海地警察也受到地震袭击,根本无力采取救灾行动。美国军队自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填补空缺。”

无论是海上封锁,还是空中入侵,美国对这一加勒比海岛国的干涉一般来说都与经济参与连在一起。以往美国总是利用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比如去年因迫于美国的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为海地减免了高达12亿美元的外债。现在为了该国的灾后重建,海地亟需相同数额的资金。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祝红

责编:乐然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