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Luftfaht Fusionen

2010年3月26日

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Iberia)和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合并的好处显而易见:英国航空公司在北美有强大业务优势,而西班牙伊比利亚在南美洲业绩不俗。

https://p.dw.com/p/McWB
合并的结果是双赢图像来源: AP

航运业专家、航空专业杂志《Flugrevue》编辑赛巴斯帝安•施泰因克(Sebastian Steinke)认为:"这两家公司合并,就可以各不影响,齐头并进。"

不必担心市场垄断

航空业内分析师、美茨勒银行(Bankhaus Metzler)的约尔根·皮蓬(Jürgen Pieper)甚至认为此类行业合并是"绝对必要"之举。皮蓬介绍说,全世界有100多家航空公司,其中"80%业绩欠佳"。而这位银行分析师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航空业更多的变成了依靠国家财政补助的行业。而欧洲航空业的市场调整进展尤为显著。不过皮蓬不认为伊比利亚和英国航空公司合并后会造成市场垄断,因为这两家公司即使合并后也只有世界市场10%以下的占有率,因此是符合卡特尔制度,也就是符合竞争法的。而且两公司的合并还对促进市场发展有推动作用。

以规模为优势

比起规模较小的航空公司来说,大型航空公司在全世界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上有一定优势。比如订购飞机数量多,获得的价格优惠也多。拥有飞机数量多,知名度也高。大公司在电脑订票系统中出现率高,给客户和旅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业内专家施泰因克还表示,"大的航空公司航线多,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多飞行航线,组织安排合理的话,还能省钱不少。"

特殊框架条件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交通业和政治研究领域的分析师艾里克·海曼(Eric Heymann)的观点是,由于航空业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一系列特殊框架规定,所以跨国公司进行合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一家航空公司的飞行权往往属于这个公司所在的国家,如果甲国的航空公司收购乙国的航空公司,那么这家被收购公司的飞行权就可能失效。"关于飞行权的问题非常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在航空领域里没有太多跨国公司合并先例的主要原因。

美茨勒银行的皮蓬则表示,在欧洲范围内,跨国 航空公司之间的合并已经得到简化,所以法航(Air France)和荷兰KLM航空公司已经合并,德国汉莎(Lufthansa)收购了瑞士航空公司(Swiss),现在英国航空公司与西班牙伊比利亚的合并也成为现实。这些合并之所以能成行,是因为相关要求降低,比如接手另一家欧洲航空公司的大多数股权已经不再是被禁止的。皮蓬同时表示:"如果是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公司之间合并,那么要困难得多,因为还要遵循不得购买被收购公司过半股权的规定。"

危机之中缔结联盟

一些大型航空公司由于跨洲际的合并受到种种限制,因此成立了跨洲联盟。早在1997年,包括汉莎在内的5家大型国际航空公司就成立了"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成员共享软硬件资源和航线网,旅客可以在任何一家"星空联盟"的航空公司的服务台换登机牌。目前这一联盟已经有26家航空公司参与,飞行范围覆盖全世界175个国家。类似的联盟还有法航和KLM参与的"天合联盟"(SkyTeam), 以及英国航空公司和伊比利亚加入的"寰宇一家"(Oneworld)。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海曼认为,此类联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随着市场自由化的推广 ,可以使这样的联盟在未来也可以进行资本共享。"

经济衰退和能力过剩

航空业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已不是什么秘密。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使该行业遭受严重损失。德意志银行的海曼表示,即使现在经济缓慢复苏,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还会占主导地位。

航空行业的一大问题是能力过剩,这点在经济和金融危机中也没有得到改变。海曼讲道:"多年来一直有个说法,就是航空业将进行一次残酷的整改。不过我很怀疑,这是否能奏效。由于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一些飞机被停用。但只要经济有复苏迹象,马上就会有新的航空公司成立,提供更多的飞行服务。"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没有进行健康的'瘦身',生产能力过剩会导致价格下跌,而这会给该行业造成更大压力,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作者:Klaus Ulrich/ 谢菲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