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个充满讽刺性的日子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2.03.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菲律宾一个充满讽刺性的日子

谁都看得出,2月24日是一个既具有象征性,又充满讽刺性的日子:这天一早,当菲律宾人起床准备庆祝和平推翻该国大独裁者马科斯20周年的纪念时,阿罗约总统却颁布了戒严令。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阿罗约宣布紧急措施

阿罗约宣布紧急措施

最讽刺的是,阿罗约自己就是于5年前通过一次所谓的“人民起义”而取得政权:当时数十万人示威抗议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的贪污、腐败。阿罗约就在军方及天主教会的支持下,登上权力宝座。

5年后的今天,阿罗约对基本民主不再感兴趣,为制约反对派,不惜颁布戒严令,并通过戒严令,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合法逮捕异己、关闭不受欢迎的报社,以及全面禁止示威游行。反对派称此为“迈向独裁的步伐”,一名议员甚至称之为“来自总统府的恐怖主义”。

迄今为止,菲律宾还称不上是“军事独裁”或“警察国家”。政府以选择性的方式对付异己。目前官方瞄准的,是下议院中一小撮共产党籍议员。在一次夜间突袭行动中,警察搜索了一家反对派报社的编辑部。所有这些作法,都违反民主常规,但目前情况尚未激化。总的来说,政治压迫还停留在非暴力阶段。

阿罗约对上述种种作法提出的辩护理由是:民主立国的菲律宾政府,必须针对共产党的阴谋颠覆、极右派的“军方冒险者”和反对党成员采取抵御措施。然而,迄今还没有可靠证据显示,上述三方曾就推翻总统一事取得共识。

因此阿罗约面临着自我解套的难题:首先,她没能对群情激动的大众,明确交代所谓“阴谋颠覆”的详情。因此许多菲律宾人认为总统的作法,纯粹是为了吓阻对手。就连亲政府人士也批评阿罗约颁布戒严令的作法夸张。他们指出,现有法律足以扼阻颠覆危机。

“戒严令”绝对无法使这个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局势正常化。菲律宾的政治危机已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阿罗约虽在2004年5月的大选中获胜,但反对党派始终拒绝接受选举结果,并契而不舍的指责总统舞弊,要求她交出政权。

菲律宾政治危机的核心问题在于政治机制的不健全。促进民主发展的中心设施,如:政党、议会及司法权,不是组织脆弱就是受到政客的把持和操作。其结果是,敌对各方经常不在宪法框架下寻求解决政治纠纷的途径,而是走上街头。

而在事件的最新发展中,另一极具讽刺的现实是,对阿罗约总统造成最大威胁的并非示威抗议的民众,而是军方。为了免受政变威胁,阿罗约授予军队及警察特殊全权。一名菲律宾政论家不平的指出,现在军事将领握有比部长更大的权力。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阿罗约总统已成为军方人质。这一处境非常危险,因为与整个菲律宾社会一样,军方也出现了支持及反对总统两派的深刻裂痕。安全专家警告说,武装两派很可能爆发类似于内战的冲突,从而将国家推入血腥混乱的深渊。

现有一些担心经济发展的内阁部长刻意散布乐观讯息,表示政府将于本周末解除戒严令。对于多灾多难的菲律宾民主政治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但它绝无可能化解该国持续存在的政治危机。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DW.COM

  • 日期 02.03.2006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83mt
  • 日期 02.03.2006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83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