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西方的香港:维也纳在东欧转盘上腾飞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3月13日

大康采恩们坐镇维也纳,操纵他们的东欧业务,这给维也纳这个多瑙河畔的大都会带来了货真价实的经济奇迹。如果说东欧跟中国有类似之处,维也纳有点相当于香港的地位。经济学家们认为,德国应该学习奥地利的成功经验。

https://p.dw.com/p/86rb
维也纳斯蒂凡大教堂就象连接东方的电视塔图像来源: dpa

护肤膏和口红

乌尔利希.施密特办公桌旁挂着一张超大的欧洲地图。他的目光总是投向东面,原来的华沙条约成员国们。那里是欧洲的高增长地区,包括南面的原南斯拉夫地域,从索菲亚到贝尔格拉德,从萨拉热窝到布拉格,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

施密特是拜尔斯多夫集团的奥地利子公司总经理。拜尔斯多夫(Beiersdorf)目前正在向东大发展,以它的护肤膏和口红,面膜和须后水。许多中国人可能没听说过拜尔斯多夫,但多半听说过它的品牌“妮维雅”吧。维也纳工人区的子拜尔斯多夫子公司现在已经成了这家巨大的家用化学品集团最重要的分部之一。

在施密特办公室下面几层的地方,流水线上移动着蓝色的瓶子。一台机器往瓶子上贴着透明的商标纸:“男用洗发水”,用了10种语言,包括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维也纳的拜尔斯多夫子公司供应着9300万东欧与东南欧人。

对这个集团来说,西欧市场处于停滞状态,而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布拉蒂斯拉瓦的生意咆哮着。2005年,拜尔斯多夫产品在奥地利土地上的销售额为8000万欧元,而在那些原共产党国家则达到1.1亿,趋势是继续上升。

洗衣粉和涂料

年轻的东方市场经济在许多企业眼里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未来市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那里成长起有着强大购买力的高、中产阶层。而来自西方的名牌产品特别受年轻中坚们的欢迎,成了他们社会地位上升的标志。

总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洗衣粉生产者汉高也是受益者。这个集团在欧洲东部设有50多个子公司和合资企业。而汉高的维也纳分部就管理着中、东欧的29个子公司和合资企业。该子公司发言人萨比娜.绍尔说:“我们从这里出发,能够更快更灵活地抵达那里的市场。”

东欧的“香港”

如果把高速发展的东欧跟中国相比,东欧门口的维也纳就很有点象香港了。这个多瑙河畔的都市成了西方寻找东欧发展点的出发口。现在已有300多家西方康采恩在这里建了点。

耐克从维也纳出发操纵着它在斯洛文尼亚的未来业务。从这个城市未来派风格的办公区多瑙城出发,IBM把华沙和布拉格繁荣的官僚主义绑在它的网络上。而可口可乐奥地利子公司的发言人弗尔哥也说:“维也纳作为转盘和钓鱼地点,在战略上处于蓬勃发展的市场间的有利位置。”

从维也纳前往东欧的一些消费中心甚至可以比抵达自己国内的一些滑雪圣地更快。维也纳机场航班牌上的一些目的地,在欧洲其它机场根本就看不到,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发音,比如斯洛伐克的Kosice,或者乌克兰的Dnepropetrowsk。

茜茜公主的力量

专家们尤其称许的是奥地利来自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那种“东方亲缘力”。那时,匈牙利、克罗地亚、捷克、斯洛伐克都在奥地利温暖的大屋顶下生活着。名为帝国,却没有粗暴的统治。一个茜茜公主的名字能唤起广泛地域的温暖共鸣。这里有受过出色相关教育的、精通相关语言的专业人员,这些正是维也纳的东方魅力所在。

直接进入东欧,仍然是让许多大公司管理人员心惊胆战的事情。安全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所谓的“小费思维方法”,这是对那里每天都可遇到的索贿受贿现象的外交辞令。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生产错误、次品和加工缺陷,使那里的成本优势受到很大的削弱。经过奥地利,这些缺陷就可以有所局限。

西方企业的东方攻势日益造就着奥地利经济奇迹。奥地利每年增长率中的五分之一利益于与东欧的经济关系。还在欧盟东扩前,奥地利许多企业已经在东欧寻找着自己的发展机会了。

梦幻东方

去年圣诞节节,奥地利做成了最大的一笔生意:奥地利第一银行以37.5亿欧元的价格买下了罗马尼亚最大的银行罗马尼亚商业银行。于是,奥地利最大的银行也成了东欧老大。

汉堡经济研究所HWWA的专家康拉德.拉默尔斯认为:“跟德国相比,奥地利更机智,其经济更灵活。”他尤其称许许瑟尔总理治下的奥地利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尤其是通过了史无前例的所谓“集团征税”政策,也就是说,奥地利公司在第三国的亏损可以计入奥地利母公司的帐里。

继大公司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发现了这块通往高增长市场的好跳板。投资咨询公司Ecoplus发现,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目前正在寻找奥地利合作伙伴,而其中一大半来自德国。(平心据明镜周刊文编译与改写)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