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马可波罗旅行社导游中国40年 | 文化经纬 | DW | 24.08.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访谈: 马可波罗旅行社导游中国40年

慕尼黑马可波罗旅行社即将迎来它50岁的寿辰,作为一家资深的旅游集团,它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个角落。上世纪60年代中期马可波罗首次带领欧洲游客踏上中国的土地,是为西方旅行社之中的先行者,至此以来成功地开辟了西方游客在中国的旅游路线。在马可波罗旅行社五十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采访了该公司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克劳斯.狄(Klaus Dietsch)先生,狄先生本人也是在中国山东出生的德国人,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

来吧,中国的狮子也是有友好的

来吧,中国的狮子也是有友好的

德国之声:马可波罗旅行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发了中国的旅游路线,在中国当时的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风雨如晦的政治背景之下,马可波罗旅行社是怎么实现这一旅游项目的呢?

狄先生:马可波罗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元朝时候他就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我们公司也非常荣幸可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六十年代我们就和中国有非常成功的旅服往来,尽管当时中国的政治气氛并不轻松。当然在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可能和现如今一样可以组织多批次的旅行团,当时我们的旅行团都是经过非常细致筛选出的。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之中,我们只被允许向中国办理极少量的,经过严格筛选的客人。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极少量的几个旅行团。

德国之声:这些被选出来的旅行团是要经过哪些筛选程序呢,参照什么标准呢?这些标准又是中国方面拟定的,还是我们旅行社自己拟定的呢?

狄先生:两方面的作用都有,作为旅行团的组织者,我们对我们的来自德语国家,德国,也包括瑞士,奥地利的客户,其中想要去中国旅行的客人们,当然会进行选择,当然我们也要知会中方,这些客人的姓名,职业等一些基本数据,这有点像现在的签证,上面列明了所有旅客的基本数据。这在当时是惯例,我们向中方出示旅客的基本资料,如果中方的某个政治部门表示:允许通行,我们的旅行团才可以成行。

德国之声:那么这些被“选”出来的游客对当时(60年代)的中国有什么印象呢?从游客们的反映来看中国近40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您作为长年的中国旅游组织方对中国最近的变化有何体会呢?

狄先生:问题好多哦,但是我还是非常愿意回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得到旅游中国的游客们他们当然感觉非常荣幸,可以去东方去中国游历一番,可以说这是一种荣誉,一种幸运,他们作为客人,被中国邀请,去中国拜访。作为单独的游客这是非常稀少的,这和通商不同,比如广州,作为一个国际贸易都市,广州对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秉承了开放政策,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国际商品交易会,去广州可以说是不难的,但是困难在于中国内陆旅游,这在当时是非常的封闭的。这样一来,我们组织的中国旅行团就显得更加有意义,我们的游客可以去游历广州以外的更多的内陆城市,比如北京等。我们的客人在当时对于政治也格外的感兴趣,他们很好奇,什么是文化大革命,他们很想知道,在中国正发起着什么运动,政治倾向是什么,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谈论着什么,这是当时的旅中客人们中常感兴趣的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国40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本人第一次旅华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间,之后也多次去中国,我认为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次78、7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文化大革命的余波,不只是“全陪”(导游)“地陪”(当地导游)陪团,每个团都配有一个“观察员”陪同,晚上在宾馆就会遇到一个 满脸堆笑的人,他同我们说:“我知道你们今天去了哪里哪里,你们做了什么什么,我们白天见过谁谁……”这说明,我们一直是处于“被观察”的状态的。这个情况在近些年当然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在中国可以自由的旅行,现在也有人自助旅行,他们在中国两三人结伴同行,人们也不可能步步跟随。通过这4、50年间马可波罗旅行社组织旅中团体的感受就是,中国的旅游现如今已变得非常独立,非常自由。以往的政府控制行为已经不再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大程度的向世界开放了。改革开放之前旅游中国仅限于北京,广州这样的城市,这也有它的优点,我曾经独自在北京旅游了七天,一周游京城,这对于现如今的自助旅行者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顶多在北京呆上三四天,游游长城,看看故宫,然后就离开了,相对来说那个时候长时间的逗留北京可以看到很多深入的东西,走街串巷的过程中看到很多普通游客看不到的东西。后来中国可以说全面开放了旅游景点,南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西到雪峰耸立的新疆,北到风吹草低的满洲里,中国完全的向游客开放了,这在当时不是这样的,现如今,确确实实的放开了。


德国之声:狄先生,在您的谈话同我们留意到一个词“观察员”,您可不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您所知,观察员从何而来?

狄先生:“观察员”一般是国家的职员,他们来自某一个政府部门,他们和我们的旅行本身完全不相关,我们有我们的地陪,他们引导我们旅游,介绍景点,他们也带领我们参观工厂,幼儿园,公社,这些那个年代的“建设成果”。我们还在公社还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当时在中国的旅游的确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让我们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意犹未尽。我们自己当时觉得挺自在的。我本人也在中国做过导游,当时每当晚上我带团回到宾馆,总会过来一个人,非常友好地坐到我对面,和我非常清楚的聊起今天我们去过哪里,做过什么,这说明当时这些行踪也在中国政府掌握之中,他们很清楚这些游客在中国做过些什么。这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没有了。

德国之声:对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中国旅行计划和现如今的旅行计划,在旅行的内容上有哪些变化呢?

狄先生:变了很多。如我之前所说,中国比以前开放了很多。一方面,开放当然很重要,因为游客们可以在中国看到更多的光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旅游路线很单一,就是广州,北京,这是没办法的,因为其他的城市也不允许你去旅游,这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1981、82年形式有了改变,允许去西藏旅游了,我也可以坐船游长江三峡旅行。这说明,中国政府正在逐渐的开放地区,开放城市,甚至开放省级地区的旅游业。这在一方面向游客们展开了多彩多姿的中国世界,在另一方面,当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有了发展,铁路,航运,长江上的渡船,宾馆,这些设施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水平,这就是说欧洲的旅客去中国旅行,他知道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许多很有意思的人民,有一个“超级厨房”,一切的生活习惯完全可以按照欧洲方式,也就是说不一定要像以前一样“入乡随俗”。他们不用担心住宿问题,我们有五星级甚至更高级的宾馆。这对于欧洲旅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既体会到了多样性,也保持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的生活标准。中国在这4、50年中在服务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

德国之声:狄先生,您刚才的谈话提到了西藏旅行,对此我有一个小问题,环境保护人士批评,大型旅行团破坏了西藏的环境,您对此批评持何观点?

狄先生:唔,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要说的是,我们马可波罗当然也组织西藏旅游团,但是我们的旅行团最多带18位游客,这当然是很小规模的旅行团啦,都是乘坐“小面包”车,更大的团体我们也不做,当然也就不可能说是大型旅游团。另一方面我要说的是我们一般的都有一个中国的旅行管理者陪同,他对我们负有保护的义务,他们熟悉我们的旅行计划,他们也给予我们的游客一定的培训,他们当然对当地的景点,文物,居民等赋有保护义务。组织的德国游客团体都是对于当地人文风物赋有保护的,这是我们贯彻如一的宗旨。可以说我们马可波罗组织的旅游不会破坏西藏甚至中国的环境,我们支持当地的环保建设。另一方面,我必须要说的是,以前西藏的交通一直不便,直到刚刚开通的青藏铁路,天路畅通了北京与西藏之间的路途,这条路当然会给西藏带来更多的游客,但是我不推荐去西藏。在欧洲来说,一个大型旅行团,去马略卡岛这样的海滨度假可以组团,或者去中国的海南也可以组织一个大型旅行团,但是西藏我们肯定不会组织大型旅行团。一个大型旅行团,我的确承认,会影响当地的人文风物,如果他们再不对当地的风景文物加以顾虑的话,那么大型旅游团对景点来说肯定是很危险的。但是我们在西藏没有组织过这样规模的旅行团。

德国之声:对您的旅客来说中国之行看重的是什么?一次中国之行与一次马略卡旅行有什么不同?

狄先生:哈哈!这是非常不同的!因为中国是多少人梦想中的文化古国,这个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更为可贵的是,这文化是活着的,仍然薪火相传的。不似埃及,是千年文化古国,但是之后没落了。中国的文明是传承的,这当然非常的吸引欧洲游客们。在这样的文明背景之下,他们只要一想到充满魅力的文化,踏上陌生的土地,结识陌生的人民,而且可以大快朵颐,身临其境的品尝那些在欧洲的中餐馆已经初识其味的中国料理,中国对我们的客人来说当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基于饮食,历史,介绍,可以说人们对中国是有一些基础认识的,但是去马略卡主要就是为了消遣娱乐,与中国的认识人,社会,文化迥然不同。可以说两者在旅行的初衷上就是不同的。

德国之声:非常感谢您狄先生,在本次采访的最后,我有一个私人请求。因为在和您的交流之中我了解到您的中文说得非常好。关于中德旅游,文化交流,您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的听众以及读者说吗?

狄先生:(中文)哈哈哈哈……我来试试看说中国话!我希望中国的朋友来欧洲,来德国,我想文化交流是很重要的!中国近几年发展了很多,发展的很好,这对于旅游业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当然喜欢中国,在心里我是一半的中国人,因为我是在山东青岛出生的,我喜欢中国的文化,我自己是德国人,但是我好好喜欢中国人,我也非常愿意为两国文化交流做出我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