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在富裕的德国 | 文化经纬 | DW | 16.12.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贫穷在富裕的德国

贫困再次成为德国舆论的话题。政治家们在“社会底层”和谁能够领取到多少救济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不久前一个法院判决称,每月345欧元是一个人在德国生存的最低水平线。柏林也公布了最新的贫困数字。德国之声记者对柏林的穷人做了一个调查:

街头乞讨者

街头乞讨者

中午时分,柏林泽林多夫区保罗教堂的大钟响了起来。教堂的小牧师厅里十分热闹。那里一张挨一张摆着简陋的木桌。桌上放着一些花和几个小人像作为点缀。房间里散发着一锅粥的香味儿。桌前坐满了人。虽然有些挤,但气氛却很好。

Die neue Armut

领取救济食品

每周三次,这个天主教堂的志愿人员为50多名生活窘迫的人发放热粥。社会工作者梅特女士是这一救济项目的负责人。她介绍说:“来领粥的人大多数是男性。他们领取第二阶段失业金或者很少的退休金,每个月供支配的钱很少。所以他们很乐意来领取教堂免费提供的粥,以便能够支撑到月底。”

梅特女士认为,以345欧元作为一个月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不现实的。她说,人不能只靠吃面包活着。一位自称迪特的中年男人指出,对许多人来说不能容忍的是,由于没有钱而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大门外。迪特的衣着给人留下整洁的印象。他自称比较注重外表,但不愿意老靠施舍生活:“我当然愿意有一个让我喜欢的发型,因此还去那个以前经常去的理发馆。但这个理发馆理个发要付30欧元。如果要我现在拿出哈尔茨4领取证来要求理发馆为我减价,那可是件令我尴尬的事情。我们不必把社会救济领取者几个字写在脑门上吧。”

迪特有50多岁的样子,已经放弃了再能找到工作的希望。岁数稍大一些就基本上没有人愿意雇用了。他失业前曾担任过一个企业的人事部经理,挣的钱足够他过舒服日子。可他现在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媒体的一些宣传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媒体说我们这些失业者很懒,不愿意工作。可说实在话,根本就没有工作让我们做。我们有600万失业者。我愿意找一份工作,但必须比我领取的救济金要多才行。”

来“粥棚”的人一般岁数都比较大。而几公里以外的所谓“柏林餐桌”的情况就不同了。领取救济者可以每周在这里领到一袋食品。来这儿的人都比较年轻。比如一名自称麦克的年轻女子领取这样的救济已经一年了。她是生物学硕士,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她也在这里帮忙分发食品袋。她表示羞于领取救济,绝不会去粥棚那边喝粥:“我宁愿自己做饭。刚开始领取救济时觉得很不舒服,现在有些习惯了。而且我又不是白领,还在这儿帮点儿忙。但我不能跟别人讲这些事。那些有钱人根本不想听。人们不想谈论贫困问题。”

Armut in Deutschland Suppenküche

领取救济粥

全德国有上千个这样的食品袋分发点。50万左右的德国人依靠领取食品救济勉强度日,其中三分之一是少年儿童,而且领取救济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麦克则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环保领域内找到一份工作,用她自己挣的钱在超市买东西:
“我希望我能够找到工作,这样我的学才没有白上。我希望能在德国找到工作,但这种希望显得越来越渺茫。所以我有时候也想,是否到瑞士或者挪威去闯一闯。我不知道那里是否比德国好。我很担心我去的地方比德国还糟糕。”

DW.COM

  • 日期 16.12.2006
  • 作者 德国之声记者 萨拉.波什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XhR
  • 日期 16.12.2006
  • 作者 德国之声记者 萨拉.波什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9X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