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转基因棉花令中国农民失望

2006年7月31日

1999年以来中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棉花,这种转基因棉花可以使农药施加量降低70%,并以此成为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典范。但是,虽然在这种棉花种植的过程中,棉铃虫的发病率得到有效地降低,可是其他类害虫的发病率却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同样严重威胁到棉花种植。农业转基因技术也会由此出现倒退。

https://p.dw.com/p/8s9m
图像来源: AP

美国纽约康耐尔大学的研究学者最近在加州长滩举行的美国农业经济协会(AAEA)年会上公布了一项对中国种植转基因棉花进行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这项转基因技术已经不能再为棉花种植带来更多利益,相反,如今农民们得像从前一样每年向棉田喷洒农药20遍。与此同时农民的收入却相应减少了8%,因为转基因棉花种子的价格高于普通种子。

负责进行这项调查的康耐尔大学营养学教授Pinstrup-Andersen多年来一直向外界强调,转基因技术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少量农田的小户农民带来巨大收益。在这一届美国农业经济协会年会上,他对有可能出现的农民因为绿色基因技术不能带来预想的收效而今后不再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情况表示担心。

显而易见,自然并不像人类想象的那样通过一项基因技术就轻易地得到改变。在中国种植的转基因棉花包含一项名叫苏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的基因。生长的棉花会因此自身形成一种抵御棉铃虫的毒素。棉铃虫啃咬过这种转基因棉花叶之后就会死于苏力菌形成的毒素。但是这种毒素只对棉铃虫产生效果,对其它害虫来说却是无害的。

种植这类转基因棉花的农民减少了农药的施加量,虽然棉铃虫的发病率降低了,但是其它害虫却“蓬勃”生长起来。现在农民不得不重新大量施加农药,转基因棉花本应体现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却逐渐丧失了。

目前全球35%的棉花种植采用的是转基因棉花种子。为了确保棉农的收益必须尽快研究发展出新的保护策略。例如在棉田放养捕食棉虫的昆虫或者研究出对付其它害虫的基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