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距离政治实体还很远 | 经济 | DW | 16.06.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经济

金砖四国距离政治实体还很远

今后的几代人在回顾当今世界面临的金融危机时,他们几乎肯定会注意到世界格局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转移。就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富裕西方国家被金融与经济危机打击得晕头转向时,那些新兴工业国家的面前突然敞开了一条争取更多经济力量的道路,并以此得到更多的国际影响。对于许多观察家来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所谓的"金砖国家"(BRIC)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关口召开首次峰会,这绝不是什么巧合。德国之声英语部记者对"金砖国家"作了一番探讨。

胡锦涛抵达俄罗斯叶卡捷琳堡

胡锦涛抵达俄罗斯叶卡捷琳堡

"金砖四国"的英文缩写BRIC最初是高盛投资银行一位经济分析师于2001年提出来的。这位经济学学家认为,到2050年,这四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目前世界最富裕几个国家的总和。不过,发明"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人从来没有推测这四国会自发组织成一个经济集团,虽然近来有迹象表明这一概念比一开始有了更多的含义。

布鲁塞尔埃格蒙特皇家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员托马斯.雷纳德指出:"经济危机把这四个国家更紧密地推到了一起。"他注意到,今年3月,金砖四国首次在20国集团峰会之际发表了一个联合公报,呼吁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过,他坚持认为,金砖四国离成为一个政治实体还相差很远。

雷纳德说:"金砖四国这个概念会让人错误地理解为的确有这样一个具体的集团。他实际上更是国际论坛中的一个非正式的组织,其成员国有时会交换一下意见,并在达成一致时,会共同捍卫他们的观点。但是,一方面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将他们团结起来,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东西将他们分裂开来。"

因此,大多数观察家都预测,6月16日举行的金砖四国峰会将主要探讨经济问题。目前,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和的15%,其国际储备资产总和占全球的42%。这四国的领导人预期将以此为根据,提出要在全球决策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金砖四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在上周就有所体现: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先后宣布,他们有意动用大约7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购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多币种债券。此举被认为是挖美元的墙脚,因为俄罗斯总统日前表示将在峰会上讨论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货币的可能性。但是财政专家认为,金砖四国在美元问题上会动作十分谨慎,因为引发美元危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坦普尔顿资产管理机构的新兴市场专家马克.默比欧斯对彭博财经新闻说:"金砖四国正在提醒美国要节省开支,将美国的国家财政理顺。"他还分析说:"攻击美元最终会伤及他们自己。但是他们希望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金融混乱。"明显的是,金砖四国正利用他们的新得到的影响力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施加压力,要求它的表决机制能更好地体现经济力量的转移。例如,巴西是世界第10大经济体,但是它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拥有1.38%的投票权,而经济总量只有巴西三分之一的比利时却拥有2.09%的投票权。

中国虽然在过去更倾向于扮演一个配角,但是现在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机会已经来了。布鲁塞尔埃格蒙特皇家国际关系学院的雷纳德说,"中国已经认识到,它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时机比预想的来得要快。"美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美国已经在事实上把中国当成一个大国,至少在经济事务上,两国正在有意形成一个"G2集团"的构架。很多西方人对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感到恐惧,雷纳德认为这一恐惧是缺乏根据的。他说:"现今世界的特点是相互依赖。即使是对中国来说,现在也不是想着如何去赢得个别利益的时候,而是应该想办法尽量减少会危害到所有国家的损失。"

雷纳德认为现在的世界趋势是从单极走向多极,但同时也指出,不会很快出现一个新的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他说:"要想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光有钱还不行。你还需要军事力量,还需要软实力,如文化实力。在这些领域,美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雷纳德认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讨论美国的哪些不好的政策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而与此同时其它玩家的实力正在上升。这些"其它玩家"不仅包括处于上升时期的金砖四国,也包括那些非政府组织,例如跨国的基地组织和超国家组织欧盟等等。这些组织正在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作者:Deanne Corbett / 潇阳

责编:达扬

DW.COM

  • 日期 16.06.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IAYV
  • 日期 16.06.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IAYV